在阜平县刘家沟山地综合开发项目区果园,这里经过整治后,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如今已种满果树,结出硕果。 李秀芹 摄
长城网保定讯(见习记者刘鑫鹏)日前,在阜平县大台乡柏崖村刘家沟山地综合开发项目区果园里,成熟的黄桃色泽黄艳、皮薄肉厚、甘甜可口,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喜爱。2万多斤黄桃仅用半个月时间便销售一空。
作为阜平县的荒山整治项目,刘家沟山地综合开发项目区果园于2016年启动建设,共开发荒山总面积1230亩,前后栽植桃树600亩、苹果树630亩。该园区由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三位一体”经营模式,以及优良品种、优良砧木、优化栽培技术的“三优”栽培模式,立足高标准,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据了解,刘家沟山地综合开发项目区果园成立以来,每年向458户农户支付土地流转金613692元。果园盛果期后,纯利润将由果园开发公司与农户五五分红,预计每亩年产值达到1万元,农户每年每亩可分红收入2500元。当地农户通过底金、薪金、股金“三金”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顾正荣正在检查疏通灌溉果树用的滴管。 李秀芹 摄
在果园里,柏崖村56岁村民顾正荣正忙着检查疏通灌溉果树用的滴管。她告诉记者,农闲“手不闲”,她和周边许多村民都选择来到果园“兼职”上班。“去年在这里打工挣了8000块钱,今年到现在已经挣了7000多块钱。”顾正荣笑道,“这在以前可不敢想,不仅能做股东分红,还能不耽误家里活,守着家门口挣外快,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家沟山地综合开发项目区果园就是阜平将荒山整治成“金山银山”的一个缩影。
阜平当地农民如今可以守着“家门口”打工挣钱。 李秀芹 摄
不只是刘家沟山地综合开发项目区果园,在该县大道山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林果基地,从2016年至2018年,这里先后整治土地发展果树2600余亩,其中梨树2300余亩,苹果树300余亩。
“大道村耕地与荒山面积对比悬殊,荒山面积达到4800亩,耕地却只有665亩。”大道村党支部书记顾革章介绍,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脱贫致富一度成为大道村面临的难题。
这一难题,在2013年有了解决方案。
从2016年至2018年,在阜平县大道山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林果基地,这里先后整治土地发展果树2600余亩。 刘顺利 杨宽永 摄
2013年以来,阜平县立足山场资源,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立了“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明确了通过土地流转入股,与企业合作,对未利用地进行高标准开发整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山区开发新思路。该县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进行高标准土地整治,发展特色山地果园。目前,全县土地整治项目立项16.3万亩,完工6万亩并全部进行了果树种植,为项目区群众累计发放土地流转租金1.47亿元,为4000余个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如今,阜平的数万亩荒山经过整治变成了果园,通过流转底金、股份分红、林下经济、项目区务工等多项目收入,为当地农户铺就了金色致富路。
阜平县大道山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林果基地。 刘顺利 摄
大道村村民顾秀祈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将自己的4.8亩土地流转给公司经营,自己还在果园上班。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年800元的地租计算,4.8亩流转土地的租金近4000元,再为果园打工,每天收入100元。虽然由于妻子患病身体不好,他偶尔会误工,但“生活过得也不差”。
资料图:在阜平县大道山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林果基地,每年到梨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 杨宽永 摄
“土地流转金和薪金这些仅是分享红利的开始。”顾革章告诉记者,种植的果树挂果有收益后,入股的村民生活又将多一重保障。随着生态园的发展,未来,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富民业态也将逐渐兴起,当地村民将真正分享产业扶贫带来的更多红利,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