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管艳艳|父亲的惜粮情结

来源: 保定晚报  作者:管艳艳
2022-06-17 09:50:53
分享:

  我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一生博览群书,温文尔雅,笔走龙蛇,下笔成章,可是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不谙农活。但父亲一生珍惜粮食,爱粮如命,有着特殊的惜粮情结。

  父亲只擅教书,不懂劳作,韭菜麦苗分不清。母亲精明强干,里里外外一把手,一生操劳只为家。我家人多劳力少,父亲教书,我们上学,家中田间地里都是母亲一人操持打理。母亲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春耕秋种,抢秋种麦,秋收冬藏,还要纺线织布做衣裳,一年到头黑天白日连轴转,没有片刻清闲。

  父亲心疼母亲,但他不会农活,干着急没办法。几次跃跃欲试,周末跟着母亲锄地去,可锄头到了他手里就是不听使唤,吭哧半天锄不动,急得脸红脖子粗,一使劲,草没锄下来,麦苗却下来了。活生生的麦苗断送在父亲手里,他心疼得不行,满脸歉意。父亲一片好心却经常帮倒忙,看着他窘迫的样子,母亲哭笑不得,柔声细语地说:“打仗就伤兵,锄地就伤苗。没事,没事。”母亲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比父亲更心疼。颗颗幼苗都是她精心侍弄下才长出来的,如同自己的孩子。父亲深知自己庄稼活确实不行,不敢再试,免得让母亲揪心。

  父亲干不了农活,内心深处对母亲总有一丝愧疚。他深知母亲不易,教我们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次读这首诗,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烈日炎炎之下弯腰弓腿、汗流浃背、田间劳作的情景,深感稼穑之艰,种粮之难,劳动之苦。一粒粒粮食来之不易,父亲嘱我们要加倍珍惜,不能浪费一粒米,一口粮。

  父亲对我们要求极严,平日里吃饭,吃多少盛多少,不能剩碗底;吃饭不能挑食,母亲做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吃饱为止,不能吃多、吃撑;饭要吃完,菜要吃光,不能浪费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瓢一饮当自格外珍惜。

  流年似水,弹指间已知天命。时至今日,我才慢慢明白,父亲一生为什么惜粮如命。因为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母亲风餐露宿,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饱蘸着母亲的心血,凝聚着母亲的艰辛,饱含着母亲的深情,点点滴滴都是爱。

  如今时过境迁,农业实现了机械化,连年丰产丰收,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可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习惯不能丢!粮食是生命之本,社会之源,无粮不稳,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光盘行动,应该形成一种习惯,养成一种家风,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关键词:文苑,父亲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