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朱自清的《背影》,很多人被字里行间的父爱所感动。其实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也和很多中国父子一样,幼时依赖,少年叛逆,成年后疏离,直到自己成为父亲时才明白父亲的不易。
父爱如山。也许父亲不善言辞,沉默寡言,但他的爱却能够在平凡琐碎中给予我们温暖,他用双手撑起了我们的家。小时候父亲的肩膀是瞭望台,带着我们领略大千世界,了解世间的各种美好。长大后父亲成了我们坚强的后盾,默默地守护在我们身后。慢慢地,父亲有了白发,背影不再坚挺,步履逐渐蹒跚。我们长大了,父亲却老了。
父亲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什么文化。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很少看见他的身影,他长年在外务工,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那时爷爷家穷,父亲在十几岁时就学会了擀毡子的手艺,常去附近的村子里干活。
那时靠手艺吃饭的匠人给谁家做营生都被奉为上宾,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炕毡都是农村的毡匠用手工制作的,结实耐用,隔热耐潮,冬暖夏凉,御寒祛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阜平县及周边县大多数人家都会擀炕毡。擀毡是非常辛苦的,说来易做时难。制成一张成品炕毡需手脚并用,完成弹毛、铺毛、喷水、喷油、撒豆面、铺毛、卷毡、捆毡帘、洗毡、晒毡等13道工序,无论哪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擀毡一般最少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用力均匀地滚动帘筒子才能使羊毛充分粘合、结构紧密,其间还要打开整理好几次,拉展四角,压好边子,然后再将竹帘子卷起来滚动。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直到羊毛充分粘合,毛毡边界整齐为止。最后经反复清洗,一条炕毡才算做成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擀毡的营生不好做,父亲和老乡们一起离乡到山西下煤窑挖煤。这个活儿既辛苦又危险,井下通风非常不好,温度高且闷热,深处空气稀薄,时常令人呼吸困难而憋气。为了多挣钱,父亲就这样整整干了5年。在这期间经历了塌方、透水、瓦斯等危险事故,其间也看见了几次工友伤亡。
父亲不懂什么大道理,经过他的辛勤劳作,我们家的生活条件才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常常对我说:“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如果你现在吃不了学习的苦,将来以后要受生活的累。”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生活富裕了,日子越来越幸福了。父亲有了买车的想法,前年,60岁的父亲开始学开车,拿到了驾照。
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