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新闻

小康庄的“小康路”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梁晓冬 周苗苗 刘柯旋
2020-09-16 11:09:21
分享:

正在外干活的村民(左二)吉玉霞,闻知记者要在她家拍照,特意换了一身漂亮的裙装。 本报记者 王栋 摄

  “小康庄”原是小名,大号“西峪村”,蜗居在徐水西部海拔300多米高的囤顶山上。村子不大,名气不小——1993年,东迁50公里,落户平原沙口乡(现为崔庄镇),小名改大号。当时,整体搬迁一个贫困村的消息,轰动了保定,还登上《人民日报》。

  27年过去了,小村舒筋壮骨,从106户、370人发展到178户、548人,人丁兴旺,日子红火,名副其实。“当年村里文盲多、光棍多、挑水扁担多,如今洋楼多、老板多、外来打工的多。”村党支部书记康平安说乡亲们做梦都没想到。

  至今,康平安说起老家那个地方,满是酸楚:都是山坡小块地,旱了绝收,涝了绝收,没有不旱不涝的年头;吃水要上山、下山,打着手电、点着火把,钻山洞挑控山水。男人们只能出大力“打石板”,不少人得了肺矽病,有些人家塌了“天”。

  从1991年开始,当时的保定地区行署、徐水县政府就着手小村搬迁的事,由于没有先例、没有相关政策、政府财力弱,两级政府历经两年多、竭尽全力、左支右绌才形成搬迁方案:地区农场划出270亩水浇地;县政府负责给每户将房盖到顶层线砖处,房顶由各户解决;政府修路、建学校。

  1993年秋,一场豪雨过后,第一批搬迁户落户新家。新村交通便利,地势平整,灌溉方便;近靠南北两大专业市场,当地经济活跃,百姓富裕。政府用心良苦,可祖辈和石头打交道,搬下来却吃不开,挪了穷窝找不到富路。那时政府还没有“兜底政策”。

  秋后种完麦子,青壮年有的重回老家“打石板”,有的到砖厂、建筑队做小工。但也有舒心事儿:山里人实诚、正干、不惜力,第二年,村里多年积攒的14个光棍儿成了家。

  男人出门卖苦力,闲不住的妇女们效仿邻村的“买卖精”,到临近的“崔庄废车拆解市场”、水么头村“有色金属交易市场”买人家挑剩的“货底”,三五百元收到家,灰头土脸地分拣好,拉回市场能卖六七百元。

  村党支部经过考察,看准了这条路:把常年在外的人们唤回来,党员带头“转型”做生意。不再敛“货底”,男人天南地北跑货源,二手倒卖变一手进货;女人在家当老板,“锱铢必较”越干越精。网络通了,还学会在网上交易,买卖通四方。山里的口音没变,脑筋越来越活络。

  “刚开始不懂行,头回进货就赔进去两千多,哭了半宿。”郝桂芹笑谈当年。“这些年活儿多了我家常年雇着4个人,按月开工资。现在家家雇人,平日里外村来打工的有500多人。”

  白墙黛瓦,飞檐高挑;大客厅、落地窗,室内一尘不染,绿植点缀尽显生机;满院的旧电料、器件码放规整“能拣出十几万”。这是郝桂芹的家,三年前花50多万元盖的三间两层小洋楼。

  记者在村里看到,一半人家都是二层新楼,老房也不大住人,多当分拣场地。据村民说,几乎家家有轿车,十几家搬到保定市里、徐水城区,孩子上了更好的学校。

  提到村民收入,村干部说已反超周边许多经济强村。街道全部硬化、亮化,有文化广场,有舞蹈队,白天干活、夜晚娱乐健身。老人们还有乡愁,一些户还留着初来时的灶膛土炕。村里每年组织年轻人、孩子们回“老家”登山,看看原来的家,那里天蓝气爽。

  庄稼快熟了!

  在村外,康平安说:村里耕地全部流转给9个大户耕种,多的60亩,少的三四十亩,机械化管理。他又指着不时进出的货车说,“村子紧邻雄安新区,有色金属回收虽然政策允许,但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肯定不行了。现在就得打算,初步准备发展生态蔬菜和观光农业,对接雄安。再说,我们还能联络老家,那里可是能做‘绿色’大文章。”(记者梁晓冬 通讯员周苗苗 刘柯旋)

关键词:保定,小康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