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李新|金庸武侠小说与保定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李新
2022-01-13 09:57:29
分享:

  在二十世纪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金、古、梁中,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其宏大的作品篇幅、众多的人物形象塑造、武侠史诗化的艺术境界,成为集“新派武侠小说”之大成的经典,并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学课本,金庸先生也曾受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以及内地各大高校名誉教授,足见其武侠作品,不仅雅俗共赏,也为学术界所认可。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仙逝于香港,终年94岁,令广大读者唏嘘不已。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致敬金庸”专题节目中,演职人员与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拱手,同念“先生不朽,侠义永存”!足见其武侠经典作品,在社会受众心目中,有着何等的价值和魅力!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笔者发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创作中,特别是涉及明清相关时期的小说中,多次提到我们古城“保定”,如金庸先生继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之后,所推出的第二部武侠小说作品《碧血剑》中,以虚构的明末蓟辽督师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成长历程,为主要描写对象,第十二回《王母桃中药,头陀席上珍》中,写道“袁承志和青青、哑巴、洪胜海三人押着铁箱首途赴京……进入北直隶后是青竹帮地界”,“北直隶”,即以直隶总督署所在地——保定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南直隶,以江苏南京为中心),而青竹帮,则为金庸先生后来作品中“丐帮”的雏形,须知,丐帮帮主信物——打狗棒,也即一根青竹。之后,写道——

  “(帮主)程青竹到:‘我要随盟主(指袁承志)上京,祝寿是不能去了。我是礼到人不到,已备了一份礼,叫人送去保定府。’……次日傍晚到了保定府,众人先在客店歇了,第二日一早到孟府送礼贺寿。……袁承志、程青竹、沙天广三人都给让在居中第一席上,孟伯飞在主位相陪。在第一席的还有老英雄鸳鸯胆张若谷、驻防保定府倒马关的冯参将、永胜镖局的总镖头董开山,此外也都是武林中的领袖人物。”

  这章以“七省武林盟主”袁承志为中心的赴“北直隶”武林界贺寿的情节,三度明确写到了“保定府”。其中“保定府倒马关”,倒马关在唐县,正辖于保定府。为何金庸先生写以明末清初历史为背景的《碧血剑》,偏偏要涉及保定府呢?盖因古城保定自古地处“燕南赵北”豪侠之地,即唐代韩愈所称“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另如韦应物诗云:“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故以“好气任侠”“悲歌慷慨”为质性特征的“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孕育;且保定地处中原农耕文明与塞北游牧文化交融之地,侠风豪气纵横,影响至明清……《碧血剑》上文中,所提到的“永胜镖局的总镖头……此外也都是武林中的领袖人物”,清代保定尚武之风盛行,绵延至近现代(民国至今,“保定快跤”犹驰名全国),保定现今古莲花池南面,尚有“菊胡同”之地名,其先为“局胡同”,即该胡同集中了众多镖局,镖局人士以武功维系早期的“物流”行业,自跟“武林界”有不解之缘,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这些到了武侠名家金庸先生笔下,自顺理成章,读者也易于接受。

  与《碧血剑》相类,金庸先生之后推出的武侠作品中,也涉及到跟保定相关的武林界人士和镖局人物,如《飞狐外传》中提及“这一次有个盐商要送一笔银子上北直隶保定府去,为数只有九千两,托大镖局带嫌酬金贵,这才交了给飞马镖局。徐铮夫妇向来一同走镖,马春花以家中没可靠的亲人,放心不下孩子,便带同出了门……”这里写到了“北直隶保定府”,是主人公“雪山飞狐”胡斐的朋友——飞马镖局徐铮、马春花夫妇,护镖的终点站。可见,“北直隶保定府”,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武林界活动的惯用地带。记得香港TVB版《飞狐外传》中,马春花是有“白娘子”赵雅芝饰演的。《飞狐外传》中,还写到女主人公袁紫衣夺掌门人——“众人一听,都是耸然动容,虽想胡斐不会打诳但脸上均有不信之色。袁紫衣微笑道:‘你没说的明白。邯郸府昆仑刀,彰德府天罡剑,保定府哪吒拳这三门,也请区区做了掌门人’。”在这里,保定府,不仅仅是武林人士活动场所了,也是知名拳种——“哪吒拳”的原产地了。与《碧血剑》历史背景为明末清初(有袁承志刺杀皇太极情节)不同,《飞狐外传》的历史背景是清乾隆时期(书中出现的“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艺术设计为乾隆皇帝的同胞兄弟,马春花的意中人福康安,也是乾隆朝大将军),足见,金庸先生构造的武侠世界中,保定府,始终在清代武林界,有其重要的地位。

  在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历史背景则为康熙年间,书中亦有“保定府”武林高手出没,如第十三回《翻覆两家天假手,兴衰一劫局更新》中,写到韦小宝会晤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武林“天地会”群雄——“一进大门,便见天地会的众兄弟迎了上来,躬身行礼。这时李力世、关安基、祁彪清等人也都已从天津、保定等地赶到”。而在第三十八回《纵横野马群飞路,跋扈风筝一线天》,描写韦小宝与其“七夫人”之一的曾柔和“王屋派”群雄,不打不相识、化敌为友之后,“会武功的男子随着韦小宝前赴扬州。老弱妇孺则到保定府择地安居,该处有天地会青木堂的分舵,自有人妥为照应。……韦小宝初时担心曾柔跟随王屋派妇孺,前赴保定府安居,如指定要她同去扬州,可有些说不出口。”根据《鹿鼎记》书中情节推进,韦小宝此时已就任天地会青木堂堂主,可见,“保定府”还是武林界“天地会青木堂”的大本营之一。足见,即使在“封笔之作”中,金庸先生还念念不忘清代“武林胜地”——保定府。

  除历史背景为明清者之外,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第四十九回《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中,述及了元祐年间苏轼知定州的历史事件——

  赵煦亲理政务,有一件事便是将礼部尚书苏轼贬去做定州知府。苏轼文名满天下,负当时重望。他是王安石的死对头,向来反对新法。元祐年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重用司马光和苏轼、苏辙兄弟。现下太皇太后一死,皇帝便贬逐苏轼,自朝廷以至民间,人人心头都罩上一层暗影:“皇帝又要行新政了,又要害苦百姓了!”

  为了替后文辽主耶律洪基侵宋、南院大王萧峰舍身劝阻等情节作铺垫,金庸先生罕见地抛开萧峰、虚竹、段誉三位主人公,用大段落的笔墨,交代了“元祐更化”的主持者——太皇太后高氏的辞世、哲宗赵煦亲政,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而选取苏轼被贬知定州,作为哲宗亲理政务首措的书写,充分说明小说作者富有历史眼光。如此,后文耶律洪基决意侵宋、萧峰舍身劝阻等情节展开,自是水到渠成了——“耶律洪基道:‘兄弟有所不知,南朝地广人稠,物产殷富,如果出了个英主,真要和大辽为敌,咱们是斗他们不过的。天幸赵煦这小子胡作非为,斥逐忠臣,连苏大胡子也给他贬斥了。此刻君臣不协,人心不附,当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此时不要,更待何时?’萧峰举目向南望去,眼前似是出现一片幻景:成千上万辽兵向南冲去,房舍起火,烈焰冲天……”(《天龙八部》第四十九回《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

  美中不足的是,金庸先生称“将礼部尚书苏轼贬去做定州知府”,稍有讹误,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初三,苏轼受诏以“‘双学士’衔(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自京城出知定州”,所任为定州“知州”,而非小说《天龙八部》中所谓“知府”。苏轼知定州时期,曾有诗云:“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中山,即指北宋定州,保塞军,即北宋保州(今保定)城区。苏轼知定州时期,兼任“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在当时,定州、保定地区,是北宋北疆,二者军政系归属一体的。

  综上所述,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有《碧血剑》《飞狐外传》《鹿鼎记》《天龙八部》四部著作,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古城保定,足以证明,地理位置在“燕南赵北”豪侠之地的保定地区,“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地灵人杰,尚武之风在史上著称,金庸先生武侠经典“以文论武”,文艺反映现实,也将“保定府”这一地理名词,打上了“武侠文化”的印记。足见,保定的古城文化,是历史的、是文艺的,更是多元的!

关键词:文苑,金庸武侠小说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