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他们奉献青春,保家卫国;
转业后,他们初心不改,尽忠职守。
2019年7月,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三批扶贫工作队入驻阜平县北果园乡光城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建芳,队员王伟、杨小强都是军人出身。在派出单位发出扶贫倡议后,他们第一时间向局党组递交请战书,转战脱贫攻坚战场,向贫困宣战,用智慧和汗水,在乡村振兴路上彰显老兵担当。
“村里最好的季节是夏天,凉快,但是蚊子、苍蝇也多,有时半夜想喝口水,一不小心就能喝到‘放屁虫’。”赵建芳说,“最难过的是冬季,屋里没有暖气、特别冷。驻村开始,我们想出一个‘抱团取暖’的好办法,3个人搬到一个房间,都是当兵出身,睡过部队的大通铺,没什么不习惯。”
光城村老党员李凤英至今还记得,初次见到工作队3个小伙子时,一身迷彩服,浓浓的“兵味”扑面而来,“我们是驻村工作队的,老人家最近身体挺好吧?”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李凤英说“看到驻村工作队,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子弟兵。”两年来,光城村的山路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山路窄,独轮小推车是家家户户必备工具,也成了驻村工作队常用的“运输车”,无论是帮助孤寡老人送医送药,还是帮着老弱病残春耕秋收,以及发放收集手工活,大家都说驻村干部“这几个小伙子,小推车推得挺溜”。
“工作队3个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入户走访、核查信息等工作,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始终情系贫困群众。”光城村党支部书记马爱军说,工作队在走访中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到贫困户家庭生活困难,他们总是将仅有的生活经费挤出一点,给贫困户捐钱送物。村民小刘,本人是聋哑残疾,患有癌症,她丈夫也是癌症晚期,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对此,工作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王伟主动对接爱心组织,为她家捐款捐物,帮他们减轻生活和看病压力。困难群众老陈,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外出务工,靠80多岁老母亲照顾。平时,工作队经常上门走访,为其送些药品、衣物、慰问金。赵建芳说:“像这样的人家总共3户,基本上每季度我们都要慰问一次,就是希望能够缓解一下他们的经济和生活压力。”3位老兵时刻把帮扶群众所需、所盼、所求落实在帮扶行动中,用心帮、用情帮。
疫情期间,工作队了解到光城小学急需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物资。赵建芳跟自己大姐电话聊天时,提到此事,电话那头大姐主动为全村学生捐赠价值6000余元的防疫物资;当看到疫情值班人员吃不上一顿热乎的夜餐时,工作队员每晚为执勤人员做夜宵,饺子、炒饭、包子轮流上阵,让严冬不再寒冷。
驻村以来,工作队摸准村内党员数量多、在群众中威望高的特点,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农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持续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常态化组织生活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党员包户,做到贫困户和特殊困难户,户户有人包,家家有党的温暖;充分发挥两委班子中党员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画上等号,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平整村内闲置土地种植速生杨,一声号召,广大党员主动响应,带头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共种植速生杨约20亩,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刚驻村时,工作队3人就盯上村里的小学,学校破旧的桌椅和老旧的图书让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两年多来,经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全村共有多名贫困家庭的学生与爱心人士实现“一对一”经济资助;工作队携手爱心人士为学校捐赠课桌椅和办公桌椅、电脑、图书、校服等物资,两年来,学校累计接受捐赠物资价值近20万元。
从军人到驻村扶贫干部,3位转业兵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一颗永远为民服务的初心。在扶贫工作中,他们始终牢记自己曾经军人的身份,发扬着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为了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好日子,他们到处跑项目,多方联系企业进村服务,让小手工走进农户家,先后引进人工草坪制作、橡皮泥包装加工等产业,让许多村民不出门就能挣到零花钱。3个转业兵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光城村两委干部,也感动了光城村的百姓,工作队入户走访回到驻地经常发现窗台、楼梯上摆着新鲜的萝卜青菜,面对乡亲的真情,他们始终牢记驻村使命,以实际行动回报乡亲们的厚爱。
军装虽已脱下,但军人的誓言始终铭记于心,他们带着组织的嘱托、群众的期盼,把乡亲们放在心上,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乡,扎根光城、建设光城。2019年,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全市优秀工作队,2020年底被评为阜平县脱贫攻坚十佳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