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保定频道

家有“病爸”“病妈” 孩子的权益由谁来保护?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12 10:5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噩梦惊醒,小杨乐身边没有却没有妈妈

    曲阳杨明辉(化名)疑似精神病发伤害儿子的事例并非仅是一个孤例,类似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病爸”、“病妈”伤害自己亲生儿女的事也曾有发生。

  这些精神病父母伤子事件发生的背后,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缘何这些“病爸”、“病妈”没有及时被发现?这些“病爸”、“病妈”孩子的权益又怎样来保护?

  调查

  “病父”伤儿并不是孤例

  杨乐遭父亲割喉后,记者询问了多名当地村民,大家都感到很意外,甚至是不可思议,“虎毒还不食子”呢。

  如果经过警方调查证实,确实是因为精神病发伤害了儿子,其实类似杨明辉这样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父母伤害孩子的事也曾发生过。

  2011年3月27日,衡水饶阳县五公镇耿口村,一位患有精神类疾病母亲杀死自己6岁的女儿和13岁的侄儿后,喝药自杀。

  记者昨日辗转联系上当时办案的民警,他回忆起这件事依然觉得很惋惜,据说这位母亲六七年前精神就不太好,断断续续地吃着药。但一家人只是以为她性格内向,不会有大碍,一直也没有太重视。“这起悲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出了事以后一家人陷入深深地自责,可再也换不回来活泼可爱的孩子。”这名民警叹息道。

  和饶阳的民警一样感觉惋惜的,还有邢台警方。同年4月,邢台一位精神出现异常的母亲,亲手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掐死。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此前,这位母亲曾用菜刀将熟睡的丈夫手腕和头砍伤,但却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结果使悲剧再次发生。

  思考

  “病爸”“病妈”有征兆为何没治疗?

  记者采访发现,饶阳、邢台的案例,在惨剧发生之前,作为“凶手”的父母们都或多或少出现了发病征兆。

  由此,人们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有了发病征兆,为什么没有引起家人重视并送到医院治疗呢?

  杨明辉的弟媳黄秋英承认,家人确实早已发现杨明辉行为很反常,“我们劝他去医院看看,但他(杨明辉)说自己没病,而且还冲家人发脾气。”

  家人怕刺激到杨明辉,也就没再提这个事。黄秋英说,再加上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就没坚持给他看病,“真没想到他病得这么重,会亲手伤害自己的儿子。”

  杨明辉家人的想法,代表了村里好多人。记者联系和杨明辉的邻居柴先生时,他也知道杨明辉这两年很反常。不过,像杨明辉的家人一样,柴先生也根本没当回事,“哪成想会出这么大的事啊。”

  几起案件,当事人家属的想法惊人相似,这不是偶然。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一科主任张培分析,在一些农村地区,部门村民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对已经发现的精神类疾病的征兆重视不够,往往都是严重到出现暴力伤人事件后才被送到医院治疗。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孩子怎么办?

  为悲剧发生惋惜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们该怎么办,谁来帮他们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因为被亲生父亲砍伤,8岁的杨乐引起了大家的同情和关注。然而,如果没有这次悲剧,杨乐将继续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果会怎么样,人们难以想象。

  从杨乐家人和村民口中,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这个8岁孩子的生活环境,这对他的成长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肯定不容乐观。刚送到医院时,杨乐脚上穿的仍是单鞋,脚趾头都露在外面。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年迈,也许,已经出现精神类疾病征兆的父亲早已无法给孩子正常的生活。

  在此之前,本报也曾关注过一对平山小兄妹,父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无依无靠。除了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外,我们能做的并不多,很少有家庭愿意接受他们,给他们一个融入正常家庭生活的机会。

  归根结底,没有人愿意看到杨乐这样的悲剧发生,但在悲剧发生之前,如果有人能及时站出来改变孩子的处境,也许现在的惨案就不会发生。

  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吗?

  专家

  建立事前干预制度能减少悲剧发生

  “如果能在制度层面上出台规定,有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定期到农村进行走访、筛查,很多精神病患者在初期就能被发现,并得到妥善治疗。”张培说,这样一来,精神病患者伤人的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全国保护未成年人特殊贡献律师、河北省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委员会副主任闫晓佳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的早期干预机制,应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对辖区的未成年人进行定期走访。一旦发现未成年人生活环境存在潜在危险,无论是生活的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及时进行有效地干预,可以对监护人进行警告,甚至剥夺其监护权。这样,未成年人遭受家暴、性侵犯等事件将会大大减少,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 -文/记者蔡丽  耿硕 -摄/记者崔靖

关键词:精神病,父母,伤子,权益,保护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  刘世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