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识字时,父亲在煤油灯下看小说《林海雪原》,我也趴在他旁边看。因为识字量有限,父亲看得快,我不知道书里写了啥,却从此让我爱上了读书。
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书实在是稀罕物,更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的娱乐生活,所以每一篇小学课文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书非借不能读也,谁家有书,哪怕是小人书,我也会借来看上很多遍。
高中时,我从每天几毛钱的伙食费里节省下一部分,攒多了钱就跑去新华书店,千挑万选、再三衡量才选出一本买得起的书。为了买书,我甚至想到过卖血,被医生当场拒绝,我想大概是因我那时太瘦小了,抽不出多少血来。
后来我当了老师,每月工资55元如数上交母亲。工作又累又烦,书籍是解忧神器。我央求母亲买了一套《红楼梦》,简直如获至宝,用牛皮纸精心包好书皮,如饥似渴地读了进去。
或许读书也遗传吧,我儿子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看到字就让我给他念。有一次,他看到一桶食用油,让我给他念标签上的说明,不念就大哭大闹,把一屋子的人都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