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店镇七里铺村辣椒喜获丰收。通讯员 张斌 摄
本报讯(记者 王日成 通讯员 黄松坡)一直以来,望都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脱贫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村施策,多层次、多渠道发力,探索出一条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党员聚在扶贫产业链、群众富在扶贫产业链上的新路子。
激活村集体经济新动能
望都县大西堤村将村内19.8亩集体耕地重新打包经营,当年实现每亩增收300元;许庄村利用5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入股当地“龙头企业”,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收益3万元;西阳邱村将村内5.9亩建设用地建成仓储库房,当年获得租金收益2万元。
望都县十里铺村草莓种植户采摘草莓。通讯员 张斌 摄
该县县委组织部结合省级扶持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牵头多部门对试点村试点项目逐个分析研判,通过“试点先行引领一批,规范合同增收一批,扶贫助力提升一批,投入资金盘活一批”的方式,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全面整治提升。
目前,望都县已经形成了土地“托管”、扶贫车间、入股分红等“六大模式”,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11月底,在实现“空壳村”清零的基础上,该县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村由去年年初的39.4%增长到90.2%。
支部领跑趟出致富路
针对贫困群众缺资金、少技术、没门路等实际困难,望都县王文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绿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实施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扶贫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番茄种植产业中来。
望都县安乐庄村村民采收西红柿。通讯员 张斌 摄
此外,该村还先后投入120多万元配套建成了蔬菜交易市场、仓储冷库和育苗基地,促进育、产、销、服各环节利益连接,保障了基地的良性发展。短短几年,该村番茄冷棚由最初的8个发展到460多个,带动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近千元,村集体也有了稳定收益。
望都县始终坚持党组织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优化打造了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等8大特色扶贫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多家,培育了一批特色养殖、种植专业村,形成了“县有特色园区、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多元产业扶贫新格局。
“党建+”加出百姓好日子
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望都县的党员干部始终是重要力量。针对村里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效益差等实际情况,该县南高岭村党支部书记、村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张拨带头注册了望都亨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农民当起了“地保姆”。
中韩庄镇养鹅贫困户脱贫致富。 通讯员 张斌 摄
中韩庄镇党委引入蛋鹅养殖项目,采用“公司+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贫困户从蛋鹅养殖项目中顺利实现收益。2019年以来,该镇83户贫困户散养鹅4600余只,日产蛋量达900个。
望都县注重从农村种植养殖能手、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返乡创业青年等各类乡土人才中选育村党组织书记。目前,全县142个行政村中80%以上的村有了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主战场,望都多元探索“党建+”模式,探索出一条“党建”与“富民”深度融合、双赢互动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