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理为病人检查身体。孙凝 摄
长城网保定讯(通讯员孙凝 见习记者周绍谦)春去秋来,寒来暑往,29年的从医岁月,保定市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科副主任刘树理,从青涩稚气的女学生已经变成华发暗生的主任医师,从初出茅庐的女青年已经变成经验丰富的科室副主任,而多年不变的是她兢兢业业专注于一件事:为接诊的每一位病人解除病痛之苦。这是她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也是她毕生的追求。在日前举办的保定市第二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刘树理获保定市“最美医生”荣誉。
医者仁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刘树理小时候家境不好,父亲常年有病。于是,她上小学时就萌生了长大一定当医生,为更多病人解除痛苦的理想。这一理想激励着她考上医学院,然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几十年过去了,初心依然不忘。
刘树理所在的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科面对的大都是年龄较大、慢性疾病较多的老年人。有位姓赵的老人因性格内向及长期比较特殊的生活习惯,入院后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刘树理一次次耐心地与老人交流沟通,采取心理安慰治疗的办法,从消除病人的恐惧烦躁心理入手,帮他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他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取得了良好效果,病情很快好转。老人出院后不仅主动走出家门,还到成都旅游,并写诗专程送到医院,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退休工人宋女士患有肺栓塞,家庭较困难,子女反复做工作才同意入院治疗,但还是非常担心费用问题。肺栓塞要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肺栓塞的主要药物),每个月要查血凝。一次查房的时候,刘树理随口说:“依据病人情况开血凝V吧,这个既经济也能达到监测的目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宋女士很受感动,认为医院是真正为病人着想,既省钱又能解决问题,非常主动地配合治疗,很快康复出院。现在,宋女士不仅成了刘树理的“粉丝”,还主动帮她宣传,让生病的亲戚朋友都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
很多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出院后还一直保存着刘树理的手机号码,感觉有什么不舒服,愿意第一时间向她咨询,应该吃什么药,需不需要住院。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她都会不厌其烦地给予建议,就像家里人一样。
润物育人,传道授业答疑解惑
保定市第二医院作为教学单位和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多所院校的临床教学和规培任务,每年要培养大量学生。刘树理作为带教老师,除了完成科室工作还高质高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叫我一声老师,给予我的不仅是尊重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责任和使命。”她说。
教学中,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大胆尝试个性化教学方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小到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大到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言传身教,教学相长,通过“传、帮、带”,激励学生们树立大医精诚的崇高理念、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还仍然和她保持着联系,遇到工作或生活中的困惑总要和她说上一说。
业精于勤,学习之路永无止境
一年又一年,身边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看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刘树理总会情不自禁想起自己进修学习的快乐与艰辛。在她的家里珍藏着两组照片。一组拍摄于1998年国庆节,当时她在天坛医院进修。保定虽然离北京很近,刘树理却很少有时间回家,爱人拗不过整天喊着要妈妈的儿子,便趁假期来“探班”。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动物园,儿子蹦蹦跳跳地跑着,开心地笑着,她的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另一组拍摄于2000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她在协和医院学习,已经上小学的儿子故地重游,海底世界、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讲起海豚、恐龙和飞机、坦克头头是道。每当看到这些有些褪色的照片,她的心中总是充满歉疚,但同样也有欣慰和甜蜜。虽然经受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但进修学习的经历对自己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两次进修,她系统学习了脑血管、心血管、内分泌疾病等基础理论,大大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特别是拍摄整理的十几本影像学图片资料,更成为自己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老年病人基础病较多且病情较复杂,为此,刘树理虚心向兄弟科室学习并熟练掌握了MRI、窥镜、放免、光免、检验及介入治疗等技术,手里有了“十八般武艺”,临床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如今,她依然和年轻人一样,只要时间允许,总喜欢去参加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汲取营养。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哪怕有一点点收获,受到一点点启迪,她也感到非常快乐。
每年,刘树理都撰写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还担任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常委、保定市医学会老年分会常委等职务,先后获得河北省白求恩式医药卫生工作者、农工党保定市优秀党员、医院优秀带教教师等多项荣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路走来,刘树理一直坚守初心,恪守医者本分。她说:“我是一名普通医生,认真看好病,细心服好务,尽己所能做到最好,就是我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