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尤熹然|老宅寻根

来源: 保定晚报  作者:尤熹然
2020-11-04 17:56:12
分享:

  一声炮仗上九霄,站在树下的人们抬头仰望,心中告慰先祖“现世安好”。

  凡事带上个“祖”字,就莫名地多了份敬重。祖宅不必鳞次栉比,就算是个乡间瓦房也足以寄情;祖训不必长篇凯歌,就算是三两句提点也成家风本源。老家的故居已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午后的阳光散落,行走之处扬起浮尘,一行人穿过乡间小路,辗转来到老宅寻根。

  位于山东沂蒙山区的老宅院中枝桠横斜,屋内蛛网结节,与隔壁宅院之间的围墙坍塌,两院合一院。我站在院中并未觉得凄凉寥落,心中倒是腾起一股浏览博物馆的感觉,旧日的屋子,书中的乡下,一一呈现眼前。老宅是中国北方农村曾经分布最广泛的对开三间建筑格局和样式,房梁的搭建、磨盘的摆放……看着即将被时光完全磨平的痕迹,我欲在下一次风雪来临之前仔细回味。

  听了老家长辈们的描述,我才了解到这里的过去。太爷爷在这里生活过,爷爷在这里成长过,大爷在这里游戏过。我仿佛看到灶台又生上了火,窗棂又冒出炊烟,麦子玉米磨成了浆,炉火烧得正旺、炙烤得当,薄而韧的煎饼趁热吃最香;做老师的太爷爷不苟言笑,正值青年的爷爷还挥汗球场,暑假回老家暂住几天的大爷们在院子里偷吃着煎饼、嬉笑着奔跑。这或许是祖宅的另一层含义,它不仅是时间中沉默的旁观者,更是前人生活的承载者、记录者,一代传一代地讲述,一次又一次地重温。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道:“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于我而言,真正好吃的煎饼永远在奶奶的手中。

  我没有在这个老宅中生活过,甚至也没有体会过山东的乡下生活,就连摊煎饼的经历也是儿时和奶奶仅有的几次回忆拼凑而成的。但何以谓之宗族,何以谓之血脉,正因为总有来者在聆听、讲述所有之前过客的故事,才有了传承,才叫延续。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层面的链条,是存在最为实在的证据;族谱是纸笔间的记载,一笔一画中是国人最隆重的传承,这种讲述与经历、回忆与交流是最直观的身份认同。

  双脚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知道我的祖辈在这里成长,我的先祖在不远处长眠。他们望着后辈青丝华发、来去匆匆,他们听着当下是喜是忧、阴晴圆缺。炮仗声音响彻四野,人们抬头仰望,在心里默念着嘱托。我知道那一刻,至少是我,心情不是哀痛,更多的是一种惋惜。当下子孙满堂、山河正好,却只能听我远远相告。

  “祖”字的象形源于树的年轮,青松之下随缘流转,血脉不绝。

关键词:文苑,老宅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