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保定频道 >>  安新新闻网>>安新概况

安新县风景名胜

来源: 作者: 2014-06-11 11:36:4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旅游简介

  安新县夜景安新县加大“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展现白洋淀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源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投入巨资相继修建了旅游专用码头、专线公路、明珠游乐广场、荷花大观园、异国风情园、嘎子印象等游乐场所和设施,极大地丰富了白洋淀风景游、生态游、民俗游和文化游的硬件档次及内涵。2001年安新县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3年孙犁纪念馆开馆,第十七届全国荷展在安新白洋淀荷花大观园举行,同时,安新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安新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历尽沧桑,奋斗不止,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新儿女必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化遗址

  文化概述

  梁庄遗址古白洋淀境域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发源于西部太行山的河流和古黄河萦绕穿插,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人类生息的理想场所。古黄河故道和大小湖泊的岸边是先民的居住点,他们多建立在河流岸边的高地上,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渔猎。这些遗址多呈“台型”,地势较高,既可降潮除湿,又可抵御洪水泛滥的侵袭,适于居住。他们凭着勤劳的双手和简陋的工具,垦田渔猎,前赴后继,为日后白洋淀的兴起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梁庄遗址

  梁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新县城东南14公里的梁庄村南百余米处。地势低洼,平时有水,水位低时辟为耕地,多年生长芦苇。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梁庄遗址发现于1986年4月,当时曾收集骨化石100余件,泥质陶片、夹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两件。同年9月,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学历史系和安新县文化局联合对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7.5平方米。

  历史文化

  溯源古黄河故道

  安新县芦苇画古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同时,也用她的血脉造就了华北明珠白洋淀。悠悠千载,一脉相承。传说大禹治水,开凿河道,引洪入海,正是经过白洋淀地区,把黄河水引入渤海。

  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典籍《山海经》记述,上古时期白洋淀一带是黄河故道。当时,中原地区“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进入人类文明的历史,至少是从新石器时起,一直到战国及两汉时期,在黄河两岸修筑堤防以后,下游的黄河水,是经由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当时黄河下游存在着三条主要干流河道。一条是《山海经·北山经》所载的“山经河”。它大致从现今河南荥阳县广武山麓起,经过今新乡、滑县、浚县,沿太行山东麓北流,经今深县、蠡县东、高阳西、安新折而东流至永定河冲击扇南缘,横穿今白洋淀,折向东流,经过现今大清河北一线,到今天津后入海。另一条是《尚书·禹贡》所载的“禹贡河”。它在今河北深县以上一段与《山海经》所记载的大河相同,深县以下则折而流向东北,经过今青县,到今天津市区南部入海。还有一条是《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汉志河”。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宿胥门以上与前两条河道相同,自占宿胥门以下则向东北流经今河南濮阳西南,折北经今河北馆陶县东北,又东经高唐南,北经东光西,再向东北流经今黄骅市东入渤海。其间多次往返更迭,决口泛滥,冲淤改道,极为频繁,黄河下游的河道,经常在这三条河流之间来回摆动,自由流徙。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齐与赵、魏各在当时的“汉志河”的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河”“山经河”即断流,黄河专走“汉志河”,一直到东汉永平十三年后,古黄河改道南移。由于河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较缓,而黄河中游带来的泥沙容易沉积,使河床逐渐淤高。加之没有堤防约束,到汛期时经常泛滥、摆动,有时可能分成多股河道分流人海。

  由于史料记载的缺乏,对于古黄河当时的决溢和河道摆动的具体状况现已难于考证。见于记载的最早一次决口改道,是《汉书·沟洫志》转引《周谱》载:“(周)定王五年(前602)河徙。”这可能是大禹治水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中的一次。同时,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浣水、水、博水、卢水、涞水、易水、水等先后在这一区域流过。数条占河道形成的古河床高地间的低洼地区积水,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淀。

  由于古白洋淀是一片冲积洼地,由许多彼此孤立的小洼淀组成,并具有游移性,还不能等同于白洋淀,只能是古白洋淀的原始形态。

  康乾盛世治水营田

  安新羽绒原料在明末清初时,今白洋淀地区连年大水,九河泛滥,堤防决口,以致“田庐漂没”,安州、新安城外“水深丈余”。为防治水患,当时在淀区周围大筑堤防,新安县境“堤堰蜿蜒可数百里或数十里”。

  康熙五年(1666)以后,直隶巡抚奉旨“发帑万金”,在安州“筑堤一百二十里”,使上游十余年来免除水患,但下游水害反而更为严重。康熙三十五年(1696),一场大水,东西南北四堤全部被冲毁。命原河道总督王新奉旨“查勘各处堤工发帑修筑”,派内阁学士观保发帑一万五千两将堤防修筑坚固。不料,三十六至三十八年连续三年,新安“迭遭大水”,康熙皇帝又命原直隶总督吴赫山资大力修筑新安堤防。在治理水淀的同时,还依村傍水分别在赵北口、郭里口、端村、圈头等地修建了四处行宫,以作阅视河工或水围驻跸之用。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来白洋淀就达36次之多。

  雍正三年(1725),降雨淅淅沥沥达一月有余,河水泛滥,东西南北堤均冲为平地。雍正只得派怡亲王允祥、大学士朱斌“查勘直隶水利”,治理白洋淀。他们提出疏浚东西二淀(西淀,即今白洋淀),多开引河,围堤造田,加固堤防的治水营田方案。由于东西二淀横跨雄、霸等十余州县,广袤百余里,境内有六十多条河道。因此当时提出要治理直隶之水,一定首先从治理东西二淀开始。凡能存水的古淀,都疏通开掘,使之深广,并多开引河,使淀淀相通;对已经淤为平地的地方,要四面开渠,中部要开河沟,使渠河相连,河淀相通,并将淀内原有河道疏通,形成网络,经纬条贯,脉络交通,水长流而不枯竭,水多时也不会泛滥。对环淀的原有堤岸,增修加高,没有堤防的地方,根据情况修筑了堤防。而后种植水稻,旱涝均可获丰收,鱼、鳖、蜃、蛤、萑、蒲之生息一天比一天好,百姓“享淀池之利”。

  为了加强京城周边地区水利建设,消除连年的水患,乾隆年间曾命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会同直隶总督高斌再次查勘直隶水利。并利用河渠旧迹施工,将唐河引入府河,从保定府新闸到安州膳马庙又修建了六座闸口,既解决了泄水问题,又开辟了新的航道。当时,保定南关舟船云集,经府河,穿越白洋淀,直达天津,之后津保之间往返通航二百年,对城乡贸易、物资交流、经济繁荣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这一时期也正式划定了东淀、西淀的界线,即从大清河流经的张青口为界,口西为西淀,口东为东淀。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勤政治理,西淀经济有所发展,自然景色更为优美。当时,白洋淀水域宽阔,遍布菱荷芦苇,风景秀丽,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并留下大量赞美白洋淀的诗文。有诗云:“野淀弥漫人望迷,渔庄蟹舍接通堤,远天云树熹微里,只少楼台似浙西。”

  白洋淀古文化遗址

  从白洋淀畔梁庄、留村等遗址出土的新石器和各种动物化石便可以知道,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白洋淀境域的先民们已经在此地生活和繁衍,原始的农业、渔猎已经出现。并普遍饲养着家畜,人们开始过定居生活,且建有村落。

  留村遗址

  留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安新县城西1.5公里留村北300米处,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公里。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长250米,宽200米,面积5万平方米。地势原略高于四周,被当地群众称为“疙瘩顶”。此遗址发现于50年代,后被列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存状况良好。遗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遗物包括较多的陶片及石器、鹿角、兽骨、蚌壳等。1986年,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安新县文化局对留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从文化层堆积和出土的文化遗物来看,第一层为上文化层,出土了大量陶片,器形有折沿罐、敛口罐、红顶碗、壶、盘、钵、陶匕、陶支脚及鼎足等。第二层为下文化层,出土陶片数量少于上层,主要器形与上层基本相同,出土有陶罐、盆、釜、石磨盘、石磨棒、支架等。从发掘资料分析,留村遗址为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并含有龙山文化的成分。该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两处遗址的发现,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年代序列的确立,为进一步探讨中原和北方地区远古时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同时对研究白洋淀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文化旅游战略

  2008年动态:让文化进景区安新县为提升旅游产业档次,吸引更多国内、国际游客,积极开展了白洋淀文化资源收集、整理活动,大力开发白洋淀特有的饮食文化及芦苇工艺画、圈头音乐会、放河灯、放鱼鹰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表演。同时立足安新,放眼河北,引入河北民间文化之水,将河北梆子、吴桥杂技、蔚县剪纸、徐水舞狮、曲阳擎歌、满城寸跷、定州子位吹歌等极具地方代表性的文化精品进行集中展演,把白洋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河北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交融,搭建起向世界展示“冀文化”的大舞台。

 

关键词:安新,风景名胜

责任编辑:刘世柠
  本地要闻 更多
  地方文化 更多
  重点项目 更多
主办单位:中共安新县委宣传部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