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长城原创

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发挥高校优势 助力科普发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牛琪 程宣
2024-08-24 09:21:19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牛琪 实习生 程宣)近距离欣赏动植物标本、了解河北省农业发展历史、体验中国农耕文化……8月16日,来自美国的研学学生来到河北农业大学农业博物馆,开启了中国一行的研学旅程。

来自美国的研学学生到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参观。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 供图

  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是依托现代农业体验中心建设的重要教学和科普资源平台,建成于2020年12月,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布展面积2600多平方米。该馆秉承“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的理念,按照“揭示农业世界奥秘、科普现代农业知识、感受未来农业魅力”三个板块,建有序厅、丰饶冀地、河北农业、动物世界、土壤盐矿、植物旅程、微观世界、森林资源、创客空间等9个展区,拥有各类文物、标本5000余件。

  周志军是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该博物馆来之不易,从最初的建设标本室到申报成河北省唯一一家农业类博物馆,一路走来,面临资金少、展品分散收集难、无专职人员、时间紧等困难,他们建设团队披荆斩棘、群策群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将博物馆建成。

河北农大教师手绘昆虫教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牛琪 摄

小麦根系标本。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牛琪 摄

  截至2023年年底,河北省有近三百家备案的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的研学职能?助力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周志军和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开展主题“头脑风暴”,不断寻找更多的新想法、新思路、新办法。

  每个月召开一次研学方案研讨会、积极联系驻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长,周志军和博物馆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群体,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创新传播方式和路径,设计研发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学等研学课程30多门,三年累计接待中小学生研学5万余人,研学课程1万余人次,承办两届河北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共有来自全省10地市20所中学参加。

  进入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的大门,刻有“京畿福地,沃野千里”的浮雕图向参观者展示着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科技文化的碰撞。

  在这里,可以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化;了解河北省农业生产的现状;了解特色种植和养殖在河北省脱贫攻坚中起的作用;了解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动植物、土壤矿石、森林资源在河北省的分布;了解生态恢复的重要性。透过一件件农具重现了我国悠久灿烂的传统农业文明,一个个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动植物标本,仿佛让人置身动植物世界……

特色农业种植智能飞屏互动系统。实习生 程宣 摄

  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四折幕裸眼3D、飞屏、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瀑布流等技术应用在展馆的各个展厅。据周志军介绍,博物馆建馆之初就提出了博物馆建设“以教学为目的、以信息化技术为特色、以大数据为抓手、以标本展示为基础”的建馆理念,博物馆应用了30多种50多台(套)多媒体沉浸式互动展教设施,建设了VR虚拟展馆、线上讲解平台、预约参访系统和专题科普网站,馆藏资源能够满足“线上和线下”两种路径同步展示,通过文物陈列、图文展览、虚拟现实互动等多种形式,将科普教育、农业基础知识、传统农耕文化及互动体验相融合,展示现代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博物馆成为不少学校第二课堂。

  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建成三年来,与保定市县学街小学教育集团、保定市联西教育集团、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等24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挂牌4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和《博士课堂》研学实践基地。“博物馆就是要搭建大中小学共同育人的桥梁,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引导广大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体验先进科学技术。” 周志军说道。

列电中学师生参观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 供图

  为了避免博物馆文物“沉睡”,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保定市实验小学、保定泽龙学校、保定市列电中学、保定市职教中心等学校的师生纷纷走进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体验从传统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技术,引领着师生们在时光中穿梭,感受农业科技的魅力;从星象历法到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师生通过虚拟现实互动技术,探索农业世界的奥秘,一点点在学生心中埋下农业科学的“种子”,培养了知农爱农的情怀。

  作为农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博物馆,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不仅是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连接科学与大众的重要桥梁,三年来,该馆在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和乡村振兴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科普教育,我们还有培养行业人才的现场教学任务,这也是农业博物馆的与众不同之处。”周志军说,“我们每年接待的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训等项目超过2000人次,并与30多家乡村学校、涉农企业签订了共建科普教育基地的合作协议。”

  河北农业大学依托博物馆开展各种培训课程和活动,通过参观博物馆、参加培训课程,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凭借专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通过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乡村的历史、民俗、艺术等,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将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打造线上展览、虚拟导览等,使乡村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传承。

  在周志军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三年来,河北农业大学农业博物馆先后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五星)、河北省中小学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保定市特色科技馆、保定市示范性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121载的河北农业大学,不仅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还写在了青少年的心里。

关键词:河北农大,农业博物馆,科普责任编辑: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