饸饹是面条的一种,是古老的面食品种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药是农村老家的主要农作物。过去农村水浇地少,粮食产量低,而山药的生长季节在夏秋季,雨量比较充足,日照时间长,山药长在地下,山药蔓爬在地上,较少受风雨虫害,产量较高,所以山药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那时农村人们以填饱肚子为第一目标,大田到处都是栽的山药,山药成了农民的主食,除了鲜吃外还可以擦片、晒干、磨成面,以备常年吃。
饸饹有用山药面做成的,古称“河漏”。康熙年间,朝廷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摸底统计,“河漏”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按图索骥寻找美食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后命人依法炮制,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河漏”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悦,挥笔改为“饸饹”。
山药面脆,不易和在一起,要掺榆面。榆面就是用榆树皮、榆树根皮磨成的面。将刨下来的榆树外表的老树皮用镰刀刮去,再把树皮剥下来,榆树根用斧头砸一砸就可以剥下来,把这些榆树皮晒干,用碾子碾成面,过箩即成榆面。用榆树根皮碾成的榆面最好,既白又粘。上好的榆面出自壮年的榆树,树过老过小,榆面的质量和粘度都不佳。将山药面加上一定比例的榆面,用水和成较硬的面团,在案板上揉成小碗粗的圆条状,用刀切成10公分左右的面剂。
饸饹是用饸饹床压制而成的。每次压饸饹前要先捅饸饹床眼,因上次人家使用后面没掏净,过半天面干了,把饸饹床眼糊住了,使用前必须用带尖的物件把干面捅下来。捅干净后摆好饸饹床,把篦帘摆在下面,拿一段饸饹剂子放在饸饹床的孔内,把饸饹杆的杵对准面剂使劲往下压,一根根的饸饹条从铁眼中挤出来,压满篦帘后用手打断,端回家下锅煮食。
和面时一定要掌握好山药面与榆面的比例,榆面多了,饸饹滑而无味,不易消化,对胃不好;榆面少了,煮熟后的饸饹条不整齐,没劲,一拌就成碎头头。饸饹煮熟后呈灰红色,圆条形,可凉吃也可热吃。凉吃是将煮熟的饸饹用井水淘凉,加上焯熟的根达、豆角之类的蔬菜做菜码,浇上醋、盐、蒜泥混合的蒜汤,放几滴香油。热吃是在煮熟的饸饹上浇上菜卤拌着吃,条件好的做个肉丁炸酱,那就更美了。
饸饹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先把山药面蒸成饼子,上碾子压成片,再放到饸饹床上压成饸饹,这样可以省去榆面,但工序多,费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家农村主要农作物已是玉米、小麦,种山药的人家很少了。白面、玉米面成了主食,饸饹渐渐退出了百姓的生活。如今在集市或饭馆还能吃到饸饹,但人们吃饸饹是为了改改口味解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