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周志永|白沟泥娃娃

来源: 保定晚报  作者:周志永
2021-06-01 11:34:27
分享:

  白沟娘娘宫大殿的供案上摆着几溜泥娃娃。

  小媳妇进门,打揖手,跪上蒲团,双手合十,目对观音,念念有词,虔诚祈祷。然后起身掏腰包,捐香火钱,掷于功德箱内。此时,道姑闭目,击磬有声,以示祝福。小媳妇低眉,目视泥娃娃,选中急揣入怀,转身离去。到殿外无人处,忙掏出红绒绳,将泥娃娃拴住,以防散失。这是过去妇人佛前求子的一幕。

  且说这泥娃娃,憨态可掬,精致小巧,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确实招人喜欢。过去文化生活相当乏味,这些泥娃娃很快为小孩子们所喜爱。

  泥娃娃需求量大增,于是正式从事这种生意的人就产生了。

  据说泥娃娃生意起源于白沟镇西北刘庄,发端于清乾隆年间,已有近300年历史。

  制作泥娃娃是个技术活,工艺要求较高。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复摔、杂揉,有时还要加些棉絮、纸屑或蜂蜜,保证成品不裂缝。制作方法大体有两种:一是直接用手捏,一般是小人儿什么的;二是用倒模,就像现在做石膏像。据资料记载:模制程序分制子、翻模、脱胎、着色四步。做出的泥人要在阴凉处晾干,然后上色。白沟泥塑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泥塑全部用大白粉打底,用品色施彩绘,大块渲染,适当留白,上色后用墨线勾勒纹饰,开脸。开始时期是捏娃娃和大人,后来扩展到小猫小狗公鸡等动物。

  从几家的糊口之末技到风靡一方的特色手工艺,白沟一带竟发展成为北方的泥人之乡。到清朝末期,白沟的南刘庄、北刘庄、辘轳把等村几乎家家以此为业。古镇街干石桥段渐次形成别具特色的泥人市场,白沟河的泥娃娃在北方非常有名,产品远销华北及东北各地。

  卖泥娃娃的小贩不知是不是三百六十行之一,至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经常看见推着独轮小车走街串巷的,多是卖泥娃娃的。推车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汉,去几十里外的白沟趸货。白沟河位于京、津、保三角腹地,高碑店、雄县、容城、定兴四县交界处,在当时是典型的“三不管”地方。他们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围在腰里的玉米面饼子,趸一次货能卖上十来天。正所谓“紧张庄稼,浪荡买卖”,他们走到一个宽敞地方停下来,直直老腰,就从车上拿出小铜锣敲上一通。铜锣声音响亮,传得很远,小孩子们听见了最先跑出来,车上花里胡哨的泥娃娃便成了他们注意和议论的焦点。大人们也随后跟来,一是看看热闹,二是借机扯扯闲篇。

  小孩子便跟大人软磨硬泡要出一角两角的钱,选个泥娃娃,兴奋地交流起来,一会儿你的响一会儿我的响,像在唱一台戏。小孩子被哄得鼻涕泡都出来了竟浑然不知,小贩一边歇着一边就把买卖做了。

  后来为扩大生意也为多赚点零钱,卖泥娃娃的允许老乡们在零钱不凑手时用破棉花套、旧鞋子、废铜烂铁、头发之类的东西作价,货换货,因此卖泥娃娃的又被称为换泥娃娃的。妇女们大多把用不着的破烂货搜集起来,乐得干净了屋里屋外,又赢得个勤俭持家的好名声,一边插科打诨痛快着自己的嘴兑换点针头线脑的,一边再讨价还价换个带响动的泥娃娃哄着孩子玩。

  细看这泥人,造型简洁,色彩鲜艳,朴素大方,喜兴欢乐。细思其题材表现极为广泛,其中以传说人物、戏曲人物、历史典故最为典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系列。有两人或三人的,如“梁祝”“天仙配”“苏三起解”“白蛇传”“三进宫”“桃园三结义”等。无论人物多少都出自一个模子,形成了“连体式”,人物与人物之间不留空隙,据说这样便于翻模,还能保证泥胎的强度。

  当然各种动物造型最能吸引小孩子,泥老虎、泥公鸡、泥猴子之类,大的小的、响的动的,花样繁多,栩栩如生,造型与色彩粗犷质朴,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尤其是大胖小子、小胖闺女,外面涂上一层油彩,花花绿绿的衣裳,红红的脸蛋,扎牛角辫的、留小分头的,笑眯眯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泥娃娃大多能吹响,响声各异。这响声出自苇管和苇膜做的笛子,是白洋淀产的。

  有人编了个顺口溜:

  泥娃娃,泥娃娃,有眉毛,有眼睛,眼睛不会眨。泥娃娃,泥娃娃,有鼻子,有嘴巴,嘴巴不说话。它是个假娃娃,它没有亲爸爸,也没有亲妈。泥娃娃,泥娃娃,我做它爸爸,我做它的妈,永远喜欢它。

  白沟泥娃娃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多年来,白沟泥人与杨柳青年画齐名。它所用泥土干后坚实不裂,造型古朴粗犷,色彩浓重艳丽,构思大胆,富于幻想,是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品。

关键词:文苑,白沟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