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保定讯(记者 王日成)“早实核桃不长寿,这是它的特点。可咱们的核桃树为什么长寿,是因为咱们每年有计划地更新结果枝。”5月11日下午,在邢台市临城县的绿岭万亩核桃园区内,郭素萍现场给当地农民讲解早实核桃生长特点及如何看修剪反应。
5月11日,郭素萍在绿岭万亩核桃园区指导村民作业。 长城新媒体记者 王日成 摄
不是在基地,就是在去基地的路上。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生活的真实写照。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她打算利用近一周的时间,到邢台市临城县、内丘县、邢台县及保定市易县等地的基地都“看一看”,“农时大于天,耽误一时,一整年的收成都会受影响”。
“地里的活没完没了,我一直在地里”
“刘师傅,我们刚从保定出发,到基地得1点多了,给我们留着饭啊。”5月11日11点左右,郭素萍给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食堂的工作人员打了个电话。
放下电话,郭素萍就跟记者说起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安排:“(5月)11号,到绿岭看看生产上有没有问题,4月22号有一部分果树受到了冻害;12号到岗底,现在苹果到了疏果的阶段,虽然开了培训会,但还是要现场看一看,确保万无一失;13号去前南峪,下了场雨,那边的板栗要做好病虫害防护,苹果也该疏果套袋了;14号回到易县,那边的红树莓基地需要处理点事情……”
4月27日,郭素萍在临城县指导当地村民开展冻害施救。 郭素萍供图
每个基地现阶段要做什么,主要病虫害有哪些,生产上要注意什么问题,郭素萍随口就能一一说出来,条理清晰,应对有方。“地里的活没完没了,我一直都在地里。”郭素萍如是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
从3月11日开始,郭素萍在保定市、唐山市、石家庄市、邢台市、张家口市等5个地市、11个县(市、区)的基地间往返30余次,为当地果农进行技术指导。期间,她还应邀去往湖南长沙参加经济林相关领域的研讨会。
“农时大于天,一刻不能耽搁”
唐山滦州市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成立于2015年,是李保国教授生前参与规划的最后一个园区。由于当地果农技术力量薄弱,郭素萍每年都会带领邢台岗底村的技术人员指导果树管理。疫情撞上农时,今年的技术指导工作更为紧张。
眼看果树修剪的最佳时期即将过去,3月14日,郭素萍顶着各方压力,组织邢台岗底村11个技术员包车来到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帮助园区修剪果树;4月底,郭素萍又带着这些果农为园区进行疏花作业。
“当时疫情管控还很严,能让他们出去,我担的风险太大了。”郭素萍介绍,为了做好路途中果农的防疫工作,她协调进行点对点专车接送,各项防疫措施一项不落,近8个小时的路途中无一人下车,到达园区后就餐、住宿全部与当地人员隔开。
在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期间,郭素萍居住的山间小屋。 郭素萍供图
“我自己在那边住的‘海景独栋别墅’。”郭素萍把当地一间临时休息的小屋幽默地称为“海景独栋别墅”。其实,这间小屋的条件较差,洗漱不便,没有室内卫生间。即使每天干农活很脏,她在园区的一周时间都没有外出洗澡。
“把岗底的农民从唐山安全带回来以后,经过半个月的居家观察,看到他们都平安无事,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郭素萍回忆说,“没办法,农时大于天,一刻也不能耽搁。”
“加强现代核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前一阵有些地方受冻了,要及时采取措施。下了一场雨后,天一晴,温度马上就会上来,防病措施一定要及时跟上。”5月11日下午,郭素萍对邢台市临城县绿岭万亩核桃园区内的果农进行现场指导。
“出于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与产业有效连接机制等方面的迫切需要,我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强现代核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建议’。”郭素萍告诉记者,只有加强现代核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系统梳理核桃产业攻关环节,构建现代核桃产业体系内部构架,才能增强核桃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赶往基地的路上,郭素萍还在通过电话解答果农的问题。 长城新媒体记者 王日成 摄
记者手记:一次“见缝插针”的采访
和郭素萍老师约访不下3次,每次问她在哪里,她说的地方都不一样,却没有一次是保定。5月11日,她回保定体检后,又马不停蹄地返回邢台临城的绿岭核桃基地,记者便搭乘她租的车辆一同前往,整个采访基本也是在途中完成的。
“郭老师,这个果树病害怎么处理?”“郭老师,这个核桃树是怎么了?”……本以为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时间开展采访,可刚要提问,郭素萍老师的电话就响起来,果农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整个采访过程,又变成了记者在郭素萍老师解答果农问题的间隙,“见缝插针”地完成。
“只要果树长势好,每年有个好收成,我就最高兴了。”采访中,郭素萍老师所说总是离不开果树,离不开果农。说到果农日子一天天变好,她的脸上满是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