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仲春季节,原本明媚灿烂的春光在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笔下却总是呈现出一种压抑和悲戚,从唐代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罗隐的“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再到胡皓的“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无不突出一种哀楚悲伤的凄凉气氛,与现实中的清明景色大相径庭,皆因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原称寒食清明节,其实是寒食和清明相差一天的两个节日。唐代以前这两个节日是分开过的,即头一天过寒食节,全国上下禁火,人民只能吃冷食,故曰寒食节。这与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祭祀忠臣介子推的传说有关。相传这天是晋文公为逼出因不愿受封躲入绵山的介子推而下令放火烧山的日子,介子推就是在这场大火中抱着老柳树被烧死的。晋文公为表示愧疚,下令全国这一天不许生火,因此百姓只得吃冷食,以此哀悼怀念介子推。第二年的第二天,晋文公带领群臣来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生,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赐其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从此,悼亡祭祖就成了千百年来生者的共同话题。
在我老家安国,清明上坟扫墓有很多讲究,村民祭祀祖先都自觉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一是上坟要早。这里的早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日期要早,一般情况下在清明节前10天内就可以上坟了,这样一直持续到节前一天,到清明节当天上坟就算晚了,那就意味着没把祖先放在心上,是对祖先的不敬,因此民间上坟有“早清明晚十月一”的说法,以表示对已逝祖先的尊重。另一个意思是时间要早,一般太阳出来就去上坟,最晚不要迟于上午10点,迟了同样是不敬的表现,尤其是过了中午就不能上坟了。因此,一些在外地上班打工的人都会在头一天下午备好麻纸、冥币、供品赶回家,第二天天一亮即去上坟,祭祀结束后才回家吃早饭。这一习俗是从哪朝哪代传下来的谁也说不清,但千百年来人们都这样共同坚持着,以致约定俗成,没有特殊情况谁也不破例。
二是上坟不要穿太艳丽的衣服,不得在坟前嬉戏打闹,也不能在墓地及坟前拍照留影,以营造一种安静肃穆的氛围。上坟祭祖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是对已逝祖先的追思和缅怀,这就需要祭祀者从心里产生一种敬畏与感恩的情愫,保持祭祖仪式的肃穆与庄重。
三是上坟须培土。经过一年的风蚀雨刷,坟上杂草丛生,祭祀结束后要对坟茔进行培土修饰,铲除坟上杂草,培上新土后用铁锨拍平,再将烧纸前留出来的一张或几张麻纸用砖头压在坟头顶上,昭告别人此坟有后嗣,以免被当做无主的孤坟遭到破坏。有墓碑的还要把墓碑擦拭干净,做完这些祭祀仪式即告结束。
四是怀孕者不能上坟。民间的迷信说法是坟地磁场趋向阴性,会让小生命阴阳失调,并且,胎儿受到烟灰污染和鞭炮声惊扰易致畸形,也易造成孕妇流产。但一般认为坟墓大多位于偏僻的地方,离村较远,道路肯定不好走,孕妇行动不便,若去参加肯定会劳累不堪,有时还会伴随翻山过河等剧烈运动,一旦出现紧急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清明上坟自古以来是一项最为庄重的活动,是生者对死者的追思与缅怀,上坟者大都怀着悲戚哀苦的心情,因此古往今来在文人笔下展现出来的是与明媚春光格格不入的格调,这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