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新闻

聚焦“十个主动仗” 深入推进“十大提升工程”

来源: 保定晚报  作者:
2022-01-24 10:45:04
分享:

  原标题:聚焦“十个主动仗” 深入推进“十大提升工程”——市长闫继红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报告要览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725亿元,增长7.2%、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2.5亿元,增长11.3%、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全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全省第二。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稳居全省前列。

  1.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

  350多批次央企、京企来保深度对接,京津保合作项目572项、总投资7139亿元,与央企合作项目115个、总投资2159亿元。

  大兴机场涿州航站楼、中国古动物馆、央视涿州文化产业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2.城市面貌展现新形象。

  压茬推进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一期安置区1月14日首批封顶,二期正加快建设,三期全面启动。

  聚力推动主城区交通优化提升,打通保定南高速出口关键堵点,复兴路全线贯通。

  3.产业转型积蓄新动能。

  2021年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502项、当年投资996.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1.7%。

  全市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04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6家,位居全省前列。

  全国首家、全省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落户保定。

  4.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

  全面启动4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588个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04.8亿元,增长8.1%、全省第二。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1家,全省第一。

  5.生态建设收获新成效。

  全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9.4%,优良天数达到249天,连续三年在“2+26”城市空气质量评估考核中评为优秀。

  深入实施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项目25项。

  6.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

  推进12345政务服务热线“治理革命”,全年受理群众诉求133万条,办结率99%。

  全面推进“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超过99%,492项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

  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6.3万户,同比增长9%。

  7.社会事业打开新局面。

  全年民生支出6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1%,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新增城镇就业9.56万人,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9所。

  8.自身建设彰显新担当。

  在全省率先实行法律顾问常态化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

  协助市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制定地方性法规6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508件,建议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2022年主要目标任务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

  聚焦市委全会打好“十个主动仗”要求,把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十大提升工程”目标年度化、任务具体化,一步一个脚印把新保定美好蓝图如期变现。

  1.深入推进品质城市提升工程。

  扮靓城市颜值。加快“拆改建绿亮管”,中国古动物馆10月开馆,长城爱情广场12月建成运营。

  留住城市记忆。整体推进西大街—城隍庙、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体育场—淮军公所三大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西郊八大厂”工业遗产文化创意集聚带建设。

  激活城市律动。新建(改建)100个口袋公园。环城水系8月贯通,首届全马10月燃情开跑。

  点亮城市温暖。统筹推进综合管廊、滨水亲水空间、体育场、动物园和四级公园体系建设。开展县城建设“十个一”攻坚行动。

  畅享城市便捷。新投入使用一批便民停车设施。深化数字保定、智慧保定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深入推进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工程。

  拉开交通框架。着力打造立足京津冀、链接大湾区、通达长三角、联动成渝的综合交通体系。

  紧密链接北京。积极推进“米字型”轨道交通路网建设,助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无缝衔接雄安。全面推进北三环东延等7个涉雄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织密与雄安新区骨干路网联系。

  高效连通三区。谋划启动107国道改线等项目。加快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3.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提升工程。

  重点发挥“三大优势”:

  创新政策优势。深入实施“国字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工程。全力建设开放共享的产学研用试验场。

  创新资源优势。力争全年新增协同创新平台10家,认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市级创新平台3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创新人才优势。实施“千百万”青年英才集聚工程、“冠军回乡”行动、保定籍系列人才返乡计划。加快建设创新英才汇聚的“强磁场”“黄金台”。

  4.深入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工程。

  启动实施“五个行动”:

  产业升级“千百亿”行动。持续推进“产业强市倍增计划”,打造一批50亿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专精特新”振兴行动。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

  “开发区升级”行动。持续推进“开发区实力倍增计划”,提高专业化创新服务能力。

  “精准服务”招商行动。围绕“医车电数游”、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都市农业等重点产业,深化细化“双千工程”。

  “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持续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倍增计划”,安排市以上重点项目599项,总投资5942亿元。

  5.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工程。

  要让农民日子更有奔头儿。努力消除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

  要让农业生产更有甜头儿。发展“农业+”中央厨房、预制菜、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土地认养等新兴业态,做大做强一产。

  要让乡村生活更有盼头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10公里。

  6.深入推进品质服务提升工程。

  树立“教育保定”鲜明旗帜。新改扩建38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2.7万个。加快保定职教园区一期建设。支持河北大学部省合建和“双一流”建设。

  做实“健康保定”丰富内涵。打造6家左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国际医疗基地29个签约项目加快落地。加快建设安国中药都、易县“中医药强县”,创建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塑造“体育保定”突出特质。积极承办全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等优秀赛事,打造“体育赛事之城”。各县谋划建设一批体育公园,主城区配建100个社区健身设施。将每年12月27日定为保定市“奥运冠军之城”纪念日。

  7.深入推进品质文化提升工程。

  传承文脉增古韵。编制博物馆之城五年建设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新增13座博物馆。每个县至少打造2座多功能社区(村)旗舰书院。科学实施一亩泉生态修复。

  繁荣文化建名城。 承接北京文化展示和国际交往功能。加快创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打造文化旅游亿级人次产业。

  厚植文明添新彩。 推动儿童校外活动场地建设,基本形成“儿童友好城市”框架。建设“青春友好之城”,营造安身安心、安居安全,宜创宜业、宜学宜游的青年发展生态系统。

  8.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提升工程。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区域治理、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治理。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科学开展常态化补水,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开展太行山绿化攻坚,完成营造林25万亩。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推进氢燃料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打造全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加快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改造。

  9.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工程。

  深化重点改革。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提升行动,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8+4+3+N”国企新格局。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对接争取承办“碳中和产业之都”论坛等高端峰会论坛。推动京雄保国际智慧港及“一带一路”商品展示展销中心等项目建设。

  做优营商环境。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政府配套”改革。提高12345政务服务热线便民惠企服务效能。

  10.深入推进幸福生活提升工程。

  稳就业促增收。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实现新增就业8.9万人以上。常态化根治农民工欠薪,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夯基础强服务。以12个片区、65个社区中心为重点,配置居民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打造多彩睦邻、活力多元、多方共治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办实事惠民生。完成省定20项民心工程,落实好市人大票决确定的民生事项。建设城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对困难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防风险保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生产安全和食药品安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关键词:保定,报告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