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工人正在腌制酸菜。 李天华 摄
纸箱打开了,照进一束耀眼的光,我被摆上货架。今天是11月6日,一周前,我被塑封装箱,以50元每箱的价格售出,离开了故乡。
我是一棵大白菜,在冬天,是北方餐桌上的常客。因为和大家很熟悉,人们形容一个东西便宜就想到了我——“白菜价”。对此,我不满意。因为,我从不甘心只卖个白菜价。
我的故乡在涿州市刁窝镇潘各庄村,这里有着多年种植白菜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和养分充足的中粘性潮土,我长得细密紧实、筋脉细软、口感好,深受欢迎。但由于一到秋冬季,我和太多同伴们一同长大、一同成熟,市场上容纳不了,常常摆脱不了几分钱一斤、无人问津甚至烂在地里的命运。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儿了。这两年,我的不少同伴离开家乡走南闯北,销往天津、北京、陕西等地,见足了世面。这要感谢涿州市创建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他们把我的同伴们腌制成酸菜,才有了我们的身价倍增。
听管理我们的农户闲聊:7年前的一个秋天,我的同伴们被放入食品级塑料包裹的池子里,浓郁的酸味扑面而来。1个月后,我们被封装出售,命运也从此被改写。涿州市创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将我们腌制成酸菜,我们摇身一变,成了高附加值且便于储存的紧俏商品,天然的口感优势和东北专家指导下腌制的地道口味,让我们成了百姓餐桌上的佳肴。
腌制成酸菜的我们一销往市场,就广受好评。听说,合作社负责人李福建最初只是试着腌制了100亩地出产的白菜,大概50万公斤。这些酸菜运到廊坊市,没做任何营销和推广,仅仅3个月就售罄。于是,合作社逐年增加腌制量,几年过去了,现在能腌制500万公斤。今年,同伴们在地头的售价是0.6元每公斤,制成酸菜的能卖到5元每公斤,身价骤增。
开始,被放进酸菜缸的同伴不多,只是农户小打小闹、零散经营。现在,合作社牵头,走品牌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协议,包产包销。我们有了统一的种源、统一的生产标准、统一的技术服务、统一的植保,然后统一收购,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被农户扔掉的命运。农户们纷纷扩大种植面积,以同时满足前期的市场供应和后续的深加工。为了改良白菜品种,合作社周围有100亩的试验田,试种后,将优良品种推广给农户,这样,能防止我们发生病害。
现在,潘各庄村有5000亩地都种植了我的同伴。起初,2000亩地的同伴们被合作社收购,一部分腌制酸菜,一部分直接售出。另外3000亩地里的储存在农户家,估计春节前后就能卖出,一般是去超市和大型农贸市场。农民们乐得在适当的时候将我们高价出售,无法售出的还能被合作社保底价收购,继续腌制酸菜。
如今,我的不少小伙伴都盼着能变成酸菜,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