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10点,刚刚立秋的保定暑气未消,直隶总督署迎来了当天第759位客人。他穿过仪门,未入大堂之前便停下脚步,静静地驻足于“公生明”坊前,细细品味。
这座我国保留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曾是京畿首善之区的最高军政机关,见证过封建王朝的兴衰,历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在威严神秘的衙署内,“公生明”坊为何颇受瞩目?皆源自昔日“官箴”的威仪。
直隶总督署复建后的公生明坊 吴蔚供图
“公生明”坊为木质四柱三间结构,直对大堂而立。南向刻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红底金字“公生明”,意为公正方能明察事之秋毫。北向亦刻有黄庭坚手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思是为官者的俸禄均来自于百姓血汗,为官要秉公执法,否则天理难容。这十六个字,总督坐于大堂之内便时时在目,告诫自己为官必公正廉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此坊背后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千余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公生明”坊又称戒石坊,由戒石铭发展演变而来。据文献记载,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曾写下九十六字“官箴”,宋太宗取其中十六字御制“戒石铭”。黄庭坚受命书写碑文及“公生明”三字,颁发到各省、府、州县,刻成“戒石”,立于官署衙门的大堂上,戒令官员清正廉洁。后“戒石”改建为“戒石坊”,成为反腐倡廉的标志性建筑符号。
上世纪90年代初,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复原工作启动时,根据故宫博物院文史专家朱家溍的考证,结合两广总督署、东河河道总督署等建筑图及其他史料,尤其明代《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三诗文中有许安世所写《公生明赋》,证明明、清各代保定府官衙中存有“公生明”建筑。朱家溍老先生建议查找原坊处地基。
1992年春,工作人员在大堂前院雨道坊所在位置地面往下50厘米处,果然发现东西横向长6米多、宽0.8米的地基墙体。著名古建筑专家杜仙洲决定修建“公生明”坊,造型结构参照多处衙署的坊绘制,坊上文字按照我市文物收藏家吴占良先生献出的衙署“戒石铭”碑帖复制而成,就是现在所见的黄庭坚铭文。由此,如今的游客们可以再次一睹“公生明”坊,感受昔日封建官箴、官德文化的深邃。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公生明”坊虽为后人所立,但基于中国传统官德文化熏陶,清代直隶总督群体中涌现出许多清官廉吏,留下勤政爱民、以民为本、崇俭尚廉的故事。这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公生明,廉生威”。从古至今,官德建设一直被视作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今日之党风廉政建设更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