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保定讯(通讯员师春祥 记者李艮春)12月24日下午,河北农业大学举行首批“终身教授”授予仪式。该校党委书记饶桂生、校长申书兴为王志刚、马峙英、张立峰、刘孟军四位教授颁发“终身教授”荣誉证书和纪念品,该校党委副书记孙朝阳宣读《河北农业大学关于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的决定》,副校长孙建恒介绍四位终身教授的基本情况和业绩贡献。
据悉,“终身教授”荣誉称号是河北农业大学授予教师的最高荣誉,设立和遴选终身教授,不只是对成功者的肯定,也是对奋斗者的激励,更是为了引领更多的人奋斗拼搏。
终身教授事迹简介
王志刚:1956年8月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省管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教近40年。他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地方农林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充分的实践探索,明确了地方农林本科院校“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实践教学研究和管理方法、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开展创新,总结和创造出地方农林本科院校“3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分别获得2009年、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博、硕士研究生52名,其中获国家梁希奖1人,全国优秀专业学位论文1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8项;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著作12部,发表论文50余篇。
马峙英: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从教近40年。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研究发现棉花品种抗黄萎病类型和遗传规律,创制了高衣分、磷高效、高抗黄萎病新材料,发掘出一批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和基因;创新了品种选育技术,育成13个棉花新品种,生产大面积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主持完成“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项目,创建海河平原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50多人,其中获省级优秀学位论文3人。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2项、植物新品种权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何梁何利奖1项。
张立峰: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中共十六大党代表,2016年被河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8年。他深度揭示了生产基元的“铠甲线缆螺旋”结构,阐释了多作共栖作物系统的地气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填补了多作时空系统定量化评价的空白,为揭示我国多作、多熟型种植制度的效益原理,以及确立其在国际集约农作制发展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启动河北坝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建成国家夏秋季节“北菜南运”基地。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5人。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2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被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刘孟军:1965年4月生,九三学社社员,二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牧大学荣誉博士,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987年参加工作。河北省枣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罗枣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长,国际园艺学会枣工作组主席。自1984年起一直专心研究我国原产重要果树——枣,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枣属植物分类系统并完成枣全基因组测序,创建了枣免嵌合体纯化多倍体育种和免去雄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发展完善了重大病害枣疯病防控理论与技术,研发集成了太行山区枣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30多人,其中获省级优秀学位论文3人。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