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旅游频道 > 旅游资讯

忠心不渝 使命必达——抗战时期的边区邮政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米冬冬 贾祎玮 贾楠
2021-06-10 16:39:19
分享:

  1938年4月唐县临时邮政印刷邮票的旧址(北店头村)。 于振涛供图

  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冀晋分局旧址(阜平史家寨)。 于振涛供图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快递已经成为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选项。在一些民营快递公司不愿涉足的边远地区,中国邮政仍是人们获得远方亲友信件的唯一途径。

  “勇担重任,普遍服务”是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的闪亮标签。这一标签,自中国邮政在战火中诞生时便已存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烽火在中华大地燃起。当日寇横行、国民党邮政系统崩溃时,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各地边区邮政承担起根据地军民通信的重任。

  6月1日,记者随同《保定邮电志》主编、原保定市邮电局史志办主任刘文清及参与编写《保定邮电志》的原保定市邮电局邮政经营管理部主任马天迪走进保定邮政,同“邮政人”一起重温战时邮政史,学习革命前辈“忠心不渝, 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

  据马天迪介绍,中国共产党在保定地区的交通通信,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自从建立了党组织开始,保定地区便开始了党的交通通信。

  抗日战争爆发后,保定地区各级党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抗日工作,党的交通通信工作也随之展开。到1938年,保定地区各县已相继建起交通通信组织,负责上下级的通信联络。信件以“插鸡毛”或“划双十字”为号,由交通局、交通科、交通班、交通队等单位,专人昼夜兼程传递。这些遍布于边区各地的交通站、交通队,成了后来各县成立邮政局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原“中华邮政”人员大部分随国民党军逃走,邮政机构陷入瘫痪局面,人民群众无法进行通信。关键时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邮政,临危受命,肩负起为抗日军民传递消息、保障通信的重任。

  保定西部山区是晋察冀边区交通邮政组织领导机关所在地,阜平、唐县等地均创建临时邮政。“边区邮政在较短时间内开展了系列工作:在边区腹地恢复一些局所,组织通往北岳各县的邮路,开辟通往晋西北与延安联系的主要干线,沟通敌后根据地的通信联系。”刘文清讲道。

  1937年冬,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后改称晋察冀边区邮政)在阜平创立。边区临时邮政设有边区邮政总局,负责建立与领导县邮政局,开辟邮路、绘制印刷、发行邮票等工作。临时邮政在解放区范围内使用预定的邮路送递函件包裹,在游击区和敌占区则通过地下交通站进行传递。

  有邮政就得有邮票。1937年12月,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发行第一套邮票。1938年,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又发行两组边区邮票。

  此前,八路军曾在唐县开办“唐县临时邮政”,并自己动手印制发行一套两枚的“唐县临时邮政邮票”,邮票面值分别为1分和5分(法币)。

  年轻时的马天迪,因编写《保定邮电志》,四处走访搜集线索,在他的资料里,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唐县临时邮政邮票的出现是邮政事业艰苦创业的榜样。该邮票从设计、印刷到发行都是在极特殊情况下完成的。没有印刷机械,就用木戳盖,没有齿孔机,就用针锥扎。由于根据地物资奇缺,印制临时邮票的纸张,都是临时邮政的员工化装成老百姓,从保定一点点偷运到根据地的。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城镇被敌人占领,交通线被敌人封锁,在如此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几个硬汉子撑起邮政通信的繁杂的摊子,发行邮票、运送邮件,打通了边区邮路。”

  贴上“临时邮政临时邮票”的函件包裹并不是只在边区根据地内流动,“那时‘临时邮政’的邮路可以一直通到重庆。”马天迪说。曾有资料记载,有个四川籍八路军战士,使用5分的“唐县临时邮政临时邮票”向四川老家寄信,不但收到了老家回信,还收到了家里寄来的汇款。

  战时邮政是中国邮政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邮政事业的初心和使命。今天的保定邮政承担着普遍服务的社会责任,共设有邮政支局(所)313个、金融网点136个,已开通干线邮路27条、区内邮路30条,通邮单程总里程达32630余公里。

  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战邮史,一张张承载着光辉岁月的边区邮票,激励着“邮政人”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勇往直前,让永不褪色的战邮精神薪火相传,为打造邮政行业“国家队”贡献着中坚力量。

关键词:抗战,邮政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