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文化

老手艺传承记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
2020-06-19 15:46:58
分享:

  刘五代建起的顺平县民间手工布鞋博物馆,收藏各类鞋1200多双。 本报记者 罗大庆 摄

  □本报记者 邸志永 张洁

  幽蓝的底色一如海的静谧,卷起的雪白浪花从鞋帮跳跃到鞋面……6月14日,看着刚设计的新款布鞋——浪花朵朵,刘五代和儿子刘家壮还是觉得不满意,商量着改进办法:去掉鞋口的松紧布,后跟加大倾斜度,鞋面加高5毫米……

  “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现在时尚款式都是让他打样。”说起儿子,刘五代忍不住夸起来,“这阵子网上卖得不错的几款,比如鸿运当头、富贵鱼、手绘云,都是这小子琢磨出来的。”

  作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布鞋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刘五代早在几年前就有意培养自己的儿子作为刘氏手工布鞋的下一代传人。可年轻人有股闯劲儿,刘家壮一直在外打工,就是不提回来传承手艺,刘五代急在心里,只要逮住机会就给儿子做工作。2018年,刘家壮回村开始跟父亲学艺。

  有句行话叫“伏天出好鞋”,伏天里做鞋麻绳受潮膨胀,鞋绷得更结实。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刘家壮学艺也是从最热的伏天开始的。

  最初从做鞋底学起,刘家壮回忆,圈边可是个技术活,鞋边对齐、线要勒紧,不然做出来的鞋穿不了两天就走了样儿。开始力度掌握不好,手指头勒得都是血印,缠上胶布照样得继续练。

  纳鞋底每平方寸81针,为了练针线功夫,在刘五代紧盯下,刘家壮一连纳了一百多双鞋底才算过关。“针眼细、麻绳粗,这样纳出来的鞋底磨到纸那么薄也不会分家。”这些技艺都是刘五代从父辈那里学来的,如今,他将这老手艺全部教给了儿子。

  传承离不开人。

  从小在鞋堆里长大,刘五代对布鞋的感情就像乡愁已经融入血脉。为使传统技艺流传更广、更远,刘五代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将工艺流程分解,分别传授给产业链上的困难群众,帮他们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让他们成为古老技艺的传承者。

  46岁的何林琼是楦鞋的好手,塞楦、定型、修边、刷边、晾晒……仅用1分钟她就能楦好一双鞋,而这技术就是刘五代手把手教她的。

  她家有7口人,公婆年老多病,丈夫身体也不好,三个孩子更让家里压力山大。靠着楦鞋挣的钱,如今大女儿已顺利大学毕业。何林琼感慨地说:“多亏学了技术,一年能挣3万多,要不光靠种地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

  近年来,纯手工布鞋逐渐淡出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几代人薪火相传的老手艺处境愈发尴尬。如何让人们了解技艺传承的价值所在?刘五代想起了父辈们传下来的500多双老布鞋,让鞋子“说话”。

  2016年,他投资近80万元建起一座中式建筑,取名“顺平县手工布鞋文化博物馆”,450平方米的展厅里分类陈列着他们一家五代做过的布鞋、用过的工具。同时,积极发动周边亲戚、朋友,帮着收集做鞋的老物件和有历史价值的鞋子。目前,展厅已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按照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分类布展,透过1200多双鞋子,讲述从春秋战国延续至今的布鞋文化。

  其中,300多双布底绣花鞋最为吸引人。“上面绣有传统图案,颜色、花型、刺绣等都值得研究,可以跟我现在做的手工布鞋结合起来。”刘五代称,其实流行就像一阵风,有些经典的款式和花型,永远不会落伍。

  为让更多人喜欢上手工布鞋,他精心打造的这座博物馆,从来都是免费对外开放。“4公里之外就是腰山王氏庄园,不少游客被吸引来博物馆参观,去年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记者手记

  坚定文化自信

  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五代手工制作的每一双老布鞋背后,既有几代人薪火相传的技艺与情怀,又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这,恰是刘五代的独特之处,也是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扶贫道路既稳且宽的奥义所在。

  “坚定文化自信,实施精准扶贫”,一如布鞋博物馆影壁上的醒目大字,时刻在提示着“刘五代”们:只有守住文化根脉,老手艺才能有更广泛的认同;只有更广泛的认同,老手艺才能促成文化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文化传承才能更加自信。产业扶贫惠民,也便自然而然。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