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新闻

保定市近5年来累计引用长江水10亿立方米

来源: 保定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
2019-12-13 17:52:32
分享: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于2014年底正式通水,近5年来,保定市累计引用长江水10亿立方米,约260万城镇人口喝上安全优质长江水。长江水已逐渐成为全市城镇供水主力水源,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愈发彰显。

  记者在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终点为北京团城湖和天津外环河,全长1432公里。保定市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中线干线工程和配套工程。中线干线工程包括中线总干渠和天津干线,配套工程包括两条跨市干渠廊涿干渠、保沧干渠以及水厂以上配套输水管道工程和各受水县(市、区)地表水厂及配水管网。全市以境内南北走向的中线总干渠为纵,以东西走向的天津干线、廊涿干渠、保沧干渠三条跨市干渠为横,将王快、西大洋、安格庄三座大型水库与南水北调总干渠连通,构筑起“一纵三横三库”的骨干供水工程体系。长江水通过水厂以上输水管道输送至各受水县(市、区)南水北调地表水厂,再经水厂处理后送至千家万户。

  南水北调供水范围覆盖保定主城区和除涞源县、阜平县以外的县(市、区),平均每年分配水量约为4.7亿立方米。

  保定市处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末端,是工程建设和江水利用的先行先试区。2015127日,在全省南水北调受水设区市中,该市率先承接长江水。2017年底,全市辖区内所有供水目标全部完成了江水切换,江水已成为城镇供水的主要水源。承接江水近5年来,保定市南水北调江水用量逐年增长,实现“五连增”,截至目前,累计江水用量10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5.9亿立方米左右,河道及白洋淀补水4.1亿立方米左右。该市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形成了引江水为主、其他地表水为补充、地下水应急的供水格局,实现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的南水北调供水目标,丰富了供水结构,完善了调水体系,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在中线干线西黑山枢纽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全部划定水源保护范围,设置多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行“全封闭”输水模式。通水5年来,调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II类以上,保证了从“丹江口到家门口,从中线源头到水龙头”的水质安全,全市约260万城镇人口喝上了安全优质的江水。保定市各受水目标新建的19座地表水厂运行稳定,公共配水管网不断向城区延伸普及覆盖,南来江水源源不断输送到各用水户,促进了受水目标的城镇公共供水设施建设完善,集中供水能力显著提升,城镇用水安全得以保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通过新构筑水资源配置工程对年均分配4.7亿立方米江水进行科学调配,主城区及各县城供水保证率大大提高,全市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助力主城区建设,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长江水到来后,通过置换城镇、工业长期挤占的农业用水,可有效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关停自备井和压采地下水,使全市地下水得到补充和涵养。据介绍,2018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通过北易水河、瀑河、一亩泉河首次向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进行生态补水。生态补水疏通了河道通水能力,助推河道两侧环境治理,提高了保定市境内河道水质标准,改善了河道沿线和白洋淀的水生态、水环境,为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发挥巨大生态效益,多条河流再现绿水长流、鱼游鸟鸣景象,一条人水和谐的生态发展之路正在形成。

关键词:保定,长江,南水北调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