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称雄蝈蝈叫“驴驹”,雌蝈蝈叫“哑巴驴驹”。蝈蝈分夏虫和秋虫,夏虫在六七月成虫,秋虫在立秋后成虫。蝈蝈一般有草蝈蝈、豆蝈蝈、铁蝈蝈、铜蝈蝈等品种,其中铜蝈蝈堪称极品,它的叫声清脆悦耳,足可传音三里,但此品种很难遇到。
夏天养蝈蝈用笼子,冬天用葫芦。最初的蝈蝈笼子是用高粱秆扎制的,后来种高粱的少了,就用剥了皮的细柳条或竹签制作。蝈蝈葫芦是在一个扁圆形的葫芦顶端开一个2—3厘米的天窗,掏净里面的瓤,用开天窗弄下来的葫芦片做盖,给葫芦外壳涂颜色,再刻上各种图案,用锥子扎一些气孔,一个漂亮的小葫芦就做成了。
人们喂养的蝈蝈一般都是雄虫,体长35—41厘米,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平直,触角为褐色,丝状,长度超身体,复眼为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雄虫翅短,且有发音器,三对足的腿节边缘有锯齿状黑色短刺,后足发达善跳跃。
上世纪50年代,盛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顶着骄阳到田野去逮蝈蝈。谷子、玉米、山药、花生、豆子地里都有,尤其是豆子地里最多。蝈蝈站在高高的枝叶上,得意地颤动着背上的“鞍子”鸣叫,像个骄傲的王子。“鞍子”其实是蝈蝈退化的短翅,为左搭翅。左翅中间有一隆起的圆形发音器,右翅的基部有一光滑的鼓膜,鸣叫时两翅来回摩擦,发出悦耳的响声。
逮蝈蝈前要折一根秫秸,即高粱秆,用小刀在对应的两面将坚硬的外皮剥下后再将这席篾劈开,截成一拃多长的小段,将一头削尖后做成圆套状,插入剥去外皮的秫秸上备用。
逮蝈蝈要脚轻、手快、耳聪、眼明。中午,找一块大的豆子地,只要阳光充足,蝈蝈就会爬到一簇茂密的绿色植物中心最高点,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这种鸣叫是向异性发出的求爱信号,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在顶端歌唱的雄蝈蝈下方的庄稼枝杈上必有一只或多只拖着长长硬尾巴的雌蝈蝈在欣赏。虽然蝈蝈生性机警,但当它忘情地向异性展现自己时往往会麻痹大意,忘乎所以。人循声发现目标后,须屏住呼吸,瞪大眼睛,蹑手蹑脚,猫着腰一点一点地靠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手扣住蝈蝈,然后再将它套入秫秸的圆套里。有时一中午能逮七八只或十几只,在长长的秫秸上套成一排,蔚为壮观,很有成就感。
把几个笼子挂在家里向阳的窗户上,仔细观赏蝈蝈,绿身绿腿,白脸红牙,红触须、特别是一双金黄色的短翅,越看越喜欢。它们的叫声此起彼伏,像一场音乐会。那时候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机,听它们演唱别有风趣。
有一年霜降后刨花生时我逮住了一个未长成的小蝈蝈,带回家放进小葫芦里喂养。中午暖和时给它放放风,晒晒太阳,入了冬外出时揣在棉衣里,晚上放在被窝里,它在里面唱个不停。就这样,即使在下雪的时节也能听到蝈蝈的鸣叫声。
这只蝈蝈一直养到春节,是我养的时间最长的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