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人才

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乔钰
2021-12-17 15:17:00
分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一重要论断,从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提出了战略要求。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高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大学生深刻理解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秉持“滴灌”育人理念,发挥好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发挥好课程思政协同作用,发挥好“三全育人”潜移默化作用,引导大学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革命理想高于天。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团结凝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用拼搏和奉献、热血和生命为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铸就了我们党不朽的精神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代中国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响、能共享的现实理想。从中国梦“当代理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再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构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理想体系。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高校要强化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用初心砥砺信仰、用理论坚定信念、用实践增强信心,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校要落实“五育并举”要求,推动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落细、落地见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实现德育铸魂、智育启真、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促行。要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坚持立德树人,涵养道德学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当代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将全程参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校要广泛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四个伟大成就”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鼓舞斗志,坚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烈自信,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教育大学生胸怀家国,志存高远,丰盈爱国情、激发强国志、深化报国行,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努力锤炼担当时代重任的过硬本领,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河北大学党委办公室 乔钰)

关键词:人才,思想教育,信念,价值观,伟大复兴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