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史新会|李田光和他的民俗小院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史新会
2021-11-04 16:32:00
分享:

  望都县城西北角,一处新建公园,掘地为湖,堆土成山,名曰“都山”。山脚湖畔,一座农家小院静静地矗立在午后的阳光里。院门上方悬挂一匾,“都山农家小院”几个鎏金大字熠熠闪光;两侧一副对联,上联是“犁耧盖耙农家事”,下联配“锅碗瓢盆百姓情”。“这院名是我自己起的,对联也是我编的……”站在大门口,小院“主人”李田光老师不无自豪地说。

  李田光70多岁,原是县广电局的工程师,执着勤奋,爱钻研。上世纪90年代,40多岁的他,每个周末,都骑自行车到华北电力学院学习,往返180多里地,连授课老师都为之感动。退休后,李老师潜心县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研究,出版了《望都名俗文化》《望都新颖调》《“望都五言杂字”注解》等书籍,说起望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还搜集了许多农耕时代即将消失的大小物件,没有地方存放展示,他一直为此犯愁。公园落成,县长特批,新建这个小院,他的宝贝们终于有了安身之所……说起这些,李老师满脸灿烂的笑容。

  其实,李田光的心中,早有这么一个农家小院。2016年,他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完成“民俗农家院”模型,还原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家院的生活场景:砖基上土坯屋、旧式木门窗、夯土围墙、门楼、石碾、水井、牛车……微缩版的“民俗农家院”,惟妙惟肖,如果没有参照物,单看照片,那就是一处老宅院,透露着质朴和沧桑。难怪当年,在省民俗文化协会年会上,一个老板抱住那辆牛车不放,声言“不管多少钱,他要”。

  “我怎么舍得卖?这些老房、老物件,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选用原来材质,枣木、葫芦、柳条等,修旧如旧,精心制作而成。你看这个筐子,只有鸡蛋大小,是我用最细的柳条,用镊子编成的。”李田光动情地说,“受父亲的影响,我打小对民俗玩意儿就感兴趣,看着它们快要消失,我心疼。”

  现在,李田光如愿以偿了。小院几乎是模型的翻版,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是场院,迎门一架水车;靠南墙一溜儿敞棚,下面放置着老式风车、木轮马车、种匙(耧)、耠子;西墙下是一盘石磨和一座石碾,一头水泥塑成的小毛驴正埋头拉磨。前院后院一墙相隔,墙中间开有一门,俗称“二门”。

  跨入二门,后院是一处四合院,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绕过影壁墙,砖墁甬路通向各屋。屋内锅台、土炕,一应摆设,一如当年,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老家。在北房的东里间屋,展柜里两张二指宽的纸条叫停我的脚步:一是一九七六年九月十八日,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的入场证;第二张有些撕裂,字迹也已模糊,旁边是一张《保定日报·今日望都》,上有李老师的《一张1963年的字条》回忆文章。这张1963年的字条是发大水后,装在飞机空投大饼袋子里的,上面用圆珠笔写着“天津市红桥区进步食堂制品 63.8.8”。几十年间,李老师从乡下到城里,由平房到楼上,多次搬家,两张字条一直随身珍藏,不离不弃,其心之细,其情可嘉!

  院中的老物件,大多是李老师搜罗来的。退休后,一有空儿他就跑到乡下,跟老头儿老太太聊天,碰上老玩艺儿,或买或换,软磨硬泡也得淘换到手。一次,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太太拎着一个瓦罐,他上前要买,老太太说:“买什么买?一个破瓦罐,你看——还锔着锔子呢,我正要扔喽去,你要,拿走!”他心里说:没锔子我还不要呢。给了人家两块钱,乐颠颠地抱着破瓦罐回家了。在一个老光棍儿家里,他看好一个竹皮暖壶,想要。老头儿说:“老暖壶,早不保温了,要它干么?”他跑到超市,买回一个新暖壶,可把老头儿乐坏了,一个劲地说:“缺什么,你拿你拿!”

  在西头屋,陈列着李老师的镇宅之宝——“民俗农家院”模型。此外,还有九龙河景观水车、新颖调《猪八戒背媳妇》、砚金亭的模型。有趣的是,插上电,猪八戒迈步就走,开口就唱。站在砚金亭前,李老师介绍说:“砚金亭在尧母庙内。那年,听说要拆尧母庙仅存的五凤牌楼,铲车都开进去了。我们几个老人可真急了,连夜上书县长:不能拆啊!再拆望都的根就全没了……”后来,五凤牌楼没拆,县里还重修了尧母庙,堆起尧母陵的封土。古籍记载,陵南边有一眼“鸡鸣井”,传说往井里投掷铜钱,便可听见鸡鸣之声。古井挖掘出来修缮后,上面盖了这个砚金亭。“在井里,我设计安装了现代声光电设备,现在,往里边投一元硬币,鸡叫声照样可闻……”李老师讲说着,甚是开怀。

  走出屋门,看见东厢房门口右上角,挂着一个有线广播的小喇叭。本以为是个装饰,不想,李老师走过去,随手一拉下垂的细绳,喇叭里立时传出打竹板的声音……李老师说:父亲李佩华原是文化馆馆长,多才多艺,当年经常编些快板、鼓词,在有线广播里说唱……此时,小院上空艳阳高照,乡音袅袅,好一个安放乡愁的所在!

  走出李田光老师的农家小院好远,我还不时地回头张望。

关键词:文苑,民俗小院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