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日成
“彩云轻轻飘过铁贯山,我们走在放学的路上。胭脂河水欢快地流淌,小兰老师来到马兰。唱起我们心中的歌谣,等待我们美好的明天。小鸟叽叽喳喳地歌唱,马兰路上鲜花盛开。”
10月31日上午,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教学点的教室里,响起阵阵悦耳的歌声。歌曲《美丽的家园》中唱到的马兰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是人民日报前身之一《晋察冀日报》旧址所在地。歌中的“小岚老师”是《晋察冀日报》社长、人民日报前社长和总编辑邓拓的长女邓小岚。70多年前,她就出生在马兰村旁的山林中。
歌曲《美丽的家园》曲谱。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日成 摄
2004年至今,她在17年的时间里,每年数十次往返京冀两地之间,为革命老区马兰村的革命后代,马兰小学的学生带去音乐与艺术的启蒙教育,并一手筹建了全部由老区农村孩子组成的“马兰小乐队”。2008年10月,邓小岚带着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木雕长廊前举办了小型音乐会。2011年,马兰小乐队来到北京,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演播活动。此后,马兰小乐队还受邀多次前往北京、浙江等地表演。
此时,邓小岚就站在唱歌的学生面前,随着歌声一起哼唱,并不时纠正个别学生的发声问题。指导完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后,邓小岚又让他们拿出各自的乐器,开始教他们演奏乐器。
“钰文,你的小提琴慢一点,跟着节奏。”邓小岚说。上二年级的王钰文刚刚加入马兰小乐队,初学小提琴的她技艺有些生疏。但音乐确实让小钰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邓小岚指导学生练习乐器。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日成 摄
“孩子以前挺内向的,也没个爱好。现在为了课后练习小提琴,早早就把作业写完了,也和其他同学变成了好朋友。”钰文母亲苏文霞说。苏文霞是马兰小学的一名老师,负责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课。课余时间里,她常常过来给邓小岚帮忙,一起指导学生。
实际上,苏文霞也算是邓小岚的“学生”。2018年,从其他学校转到马兰小学的她接触到邓小岚和她的马兰小乐队,便开始帮助邓小岚开展教学。当时的苏文霞既不会识谱,也不知道音律,是个音乐上的“门外汉”。
“后来邓老师想让我加入进来,我就开始跟她一点点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苏文霞说,从一开始的音符、五线谱一点点学,目前她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我现在正练习弹钢琴呢,不用太久我就能教学生了。”
在邓小岚住处保存着的马兰小乐队队员合影。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日成 摄
邓小岚深知音乐教育对于身处大山的学生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她坚持了17年的原因。“接下来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师资,能够常在马兰,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这样才能够长久。”邓小岚说,这也是她找来苏文霞的原因。
在邓小岚看来,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很好地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都至少学会了一种乐器,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能够接受音乐的熏陶。”邓小岚说,她会把音乐教育一直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