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王磊|钉秤匠

来源: 保定晚报  作者:王磊
2021-09-15 10:37:03
分享:

  1904年赫达·莫里逊在保定拍摄的钉秤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定大街上经常看到钉秤的门市部,门口竖立着很多半成品的秤杆和已经钉好的成品,远远看去就知道这是制作衡器的地方,进到里边就会看到一位老师傅在秤杆上镶嵌着金黄色的星星,他们就是钉秤匠。

  钉秤匠俗称制秤人,在保定却把他们叫星秤的。比起钉秤来,这个“星”字用得极好,属于古汉语中的名词用作动词,在这里是镶嵌星星的意思。比起“钉”来,保定这个“星”字更为形象、具体,更能体现出这个职业的技术特点,也更有文化味道。

  保定这里要“星”的秤是传统的木杆秤。在中国,秤的出现很早,就出土实物而言,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10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既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杆秤,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现今仍在使用的杆秤。说到木杆秤的发明人,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鲁班,另一说是范蠡,保定人认可的是范蠡的传说。

  据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工具的想法。有一天,他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为巧妙:在井边竖一根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根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上钻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提着。细木棍的一头拴上吊盘装货物,另一头系一块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移动得离提着的绳越远,能够吊起来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13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就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的恶行。终于,他想出把白木刻黑色星改为红木嵌金色星,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16两为一斤。目的是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他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

  保定制作杆秤的历史很悠久,德国人赫达·莫里逊1904年在保定拍摄的钉秤匠照片为那个时代的钉秤匠留下了珍贵的身影。保定匠人制作杆秤的技术是心传口授继承下来的。衡器店的老师傅们介绍,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制作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钉秤匠对自己的职业极为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短两。他们在店铺门口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权衡物我一丝钮”,下联是:“轻重分毫几点星。”以此昭示自己的职业,表明心迹,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督促和激励。

  做秤选用的木杆较为挑剔,需要纹路细腻并且木质坚硬,柞栎木、红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选好的材料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堆放两个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经过凿、刨处理,变成笔直的又长又细的圆形柱体,再用细砂布沾水打磨光滑,两端套上金属皮后便成为杆秤的雏形。接下来制定重量刻度,这对钉秤匠来说是更为精细的活计,不仅要心细如发,还需懂得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确定支点,用砝码校验,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钉秤匠左手食指不停地轻轻拨动秤砣,当秤杆处于平衡时,用双脚规在秤杆背面划上一道印记,这个记号就是镶嵌定盘星的位置,其余的两、斤就要按这个位置推断重量。随着钉秤匠不断的测量,杆秤上会密密麻麻地出现各种记号,钉秤匠用一把极为精致的小钻对着记号打眼,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要多少眼。一杆承受15公斤的秤就要钻近300个眼,这道工序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稍不注意就会钻穿或钻偏。

  钉秤匠将一段段的细铝丝或铜丝插入眼中,用刀割断,用锉锉平,便留下一个个星点,星点的排列结构也是各个钉秤匠之间辨认自己产品的标识。一杆秤有几百个星眼,也就需要钉秤匠几百次的穿插、割断、锉平。也有些秤匠为了省时省事,把水银抹入眼中用来代替星点,这一做法是讲求诚信的保定钉秤匠所不屑的。

  杆秤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上色,需要青黑色秤杆的,用五倍子、青矾捏碎沾水后涂抹;喜欢红褐色的,用泡过的红茶渣、石灰搓揉抛光,秤的颜色最后凭客户的喜好来确定。然后再配上秤钩、秤砣,一杆足斤准两的杆秤就交到客户手里。

  千百年来,杆秤也可算作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轻巧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曾经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使用过程中,人们还不断赋予秤更多的文化内涵,把它看成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顺利完成。随着时代发展,电子秤的普及预示着杆秤终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民族的传统符号,但是,在杆秤上形成的“百业德为首,行德不可丢;足斤不短两,公平添福寿”的公平意识却深深地烙印在传统文化的记忆中。

关键词:文苑,钉秤匠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