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新闻

建设医疗强市 提升幸福指数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刘亚辉 王黛 郝子帅
2021-08-13 10:49:27
分享: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办公室里,有一张鸟瞰图。

  “这就是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争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一期综合楼项目。”8月2日,骄阳似火,记者跟随田剑,来到住院楼南侧一片覆盖绿色防尘网的工地。“这是保定市今年97个重大项目之一,大楼建筑面积约5万平米,2023年投入使用后,医院总床位数将达到1000张。”田剑满怀对这片土地的热望。

  我市医疗健康发展迎来历史上最好、最快时期!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医疗卫生是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盾牌。“十三五”以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汇智聚力开启卫生健康发展新纪元。

  一张张剪影、一首首赞歌、一场场胜仗,构成一幅幅不断努力创造医疗新高地的多彩图景……

  强化协同,成就一张张医疗高品位发展的幸福剪影

  “出来了!出来了!终于出来了!”

  8月3日10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来自甘肃的6岁女孩琳琳(化名)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出仓。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6月底下沉保定并投入使用以来,琳琳是首位成功出仓患儿。

  “中国北方最大”“诊疗技术国内领先”“保定市首家干细胞移植仓项目”——这些头衔给这一下沉的科室戴上闪亮的光环。“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科能够扩容增量,这样能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得到及时救治。正是在保定,我的梦终于圆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主任秦茂权感慨万千。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的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接受北京儿童医院托管已逾6载,取得的硕果令人瞩目。“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大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京保区域医疗合作,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去年7月23日,市委书记党晓龙在该院调研,充分肯定托管形式后,对全市发展医疗事业,奋力推进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发出“动员令”。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党晓龙在参加河北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表示,全面加强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的对接合作,积极承接、分流和服务北京市及外地转诊北京的患者,把保定打造成为服务京津冀乃至更广范围的医疗服务保障区,着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战略支点,打造国际医疗基地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一声令下风雷动,千帆竞发正当时。我市医疗健康事业迎来发展的“最春天”。

  体教融合铸就“冠军之城”硬实力

  体教融合,厚植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基础,是保定打造高水平体育人才基地的另一大特色。

  保定确定一所高中、一所初中、一所小学挂牌成立单项或综合体育运动学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目前,保定挂牌成立各级各类体校251个,开展了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武术、游泳、滑轮等传统体育特色项目。

  在体教融合方面,成立于1960年的乐凯小学走在前列。乐凯小学校长马褔平介绍:“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学校就组织开展了游泳、乒乓球等项目的业余训练工作。游泳跳水一直是我校的传统教学项目,培养输送了奥运冠军钱红、郭晶晶。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走体教融合、以体强校之路。”

  今年7月,12岁的张馨予从乐凯小学毕业,是学校重点培养的游泳苗子。从一年级被选入校游泳队开始,张馨予每天放学后,都在训练场进行一个半小时游泳训练,寒来暑往从未间断。

  训练虽然辛苦,但张馨予累并快乐着。她说:“我喜欢游泳,今年奥运会上看到了郭晶晶和张一璠,这些前辈都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今后我要以冠军为榜样,努力训练,争取以后拿到好成绩。”

  为普及体育运动技能,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同时发掘、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体育苗子,保定全力完善市县两级民间业余训练网络,目前全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已超5000人。

  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保定市各类体育场地设施达到1330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8平方米,超过全省2.2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传承体育荣光打造冰雪“冠军摇篮”

  位于保定市涞源县的国家跳台滑雪科研训练基地,是2022北京冬奥会三大国家级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之一。该基地的投入使用,结束了跳台滑雪运动员远赴国外训练的历史,为实现在国内的四季训练提供了保障。

  从2020年年底开始,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进驻基地进行训练。目前虽然是炎炎夏日,但运动员的训练一刻都没有停,他们由跳台滑雪改为“滑草”。工作人员会根据天气情况,在赛道两侧进行定期喷淋以保证草皮湿滑,从滑雪体验方面,非常接近雪。

  保定紧抓备战冬奥机遇,顺势推动冰雪竞技运动、群众性冰雪运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协同发展,走出特色冰雪运动发展之路。

  目前保定已建立9支冰雪运动业余训练队伍,创建冰雪体校36所,向国家和省专业队培养输送了30余名优秀冰雪运动员;全市1988所学校冰雪赛事及活动如火如荼,直接和间接参与学生达92.6万,带动参与冰雪运动群众超过300万……

  一代接一代传承接力,持续书写着保定体育的辉煌与传奇。王成峰表示,保定市将继续秉持高水平的人才输送宗旨,把体教融合推向深入,加强县级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加快建设冰雪强市,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全市各医疗机构奋起疾进。总结“十三五”,着眼“十四五”,我市共有105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北京(天津)80家医疗机构积极对接合作,为建设医疗强市、打造“健康中国”保定样板聚力、汇智、赋能——

  市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签约,合作共建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打造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市卫健委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启市第二医院与北大口腔医院共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保定医院”新征程;

  市第一中心医院对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与北京天坛医院签署合作意向书……

  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带着1000万保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保定医疗健康事业正展翅翱翔。

  上下齐心,唱响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抗疫赞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到医院就诊,要注意全程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陪同人员……每个人都安全了,我们的整个家园就安全了。”8月6日,我市去年支援武汉的首批医疗队员、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倩,讲解疫情期间如何到医院就诊的视频与网友见面。连日来,我市支援湖北抗疫英雄为公众讲解抗疫知识的视频火爆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公众信息平台。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链条仍在延伸,以榜样为引领,大家再次团结起来,同心抗疫,爱满家园。

  回首2020年,“十三五”收官之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市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参战。还记得,以市人民医院为主战场,我市组建11个专业市级专家团队,实行“一人一案”精准治疗。市第一中心医院集结24名具有危重症救治经验的业务骨干,组成抗疫重症救治组,成建制在市人民医院打造综合ICU病区。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通力奋战,创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零死亡、治愈率100%、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

  与此同时,我市优选143名医务、防疫人员,分9批次奔赴湖北武汉。他们义无反顾、逆风而行、迎难而上,铸起一道人民健康的防线,圆满完成各项抗疫任务。“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于红莲等一批抗疫英雄受到表彰。

  疫情期间,一场家乡保卫战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今年年初,疫情突袭省会石家庄。我市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党晓龙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他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反复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落实国家和省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坚决筑牢疫情“防火墙”,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广大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我要到一线去,为保卫家乡奋战到底。”“派我去,我曾支援湖北抗疫,有经验。”……一封封请战书、一双双坚定的眼神,令人动容。我市迅速从中抽调、先后派出982名骨干赶赴石家庄,开展疫情防控的核酸检测和流调工作。他们奋战一线,直至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直面疫情防控这场“大考”,我市交出满意答卷,广大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精准发力,打赢一场场健康扶贫攻坚战

  “真没想到,在离家不到一里地的卫生院,就能看到城里大专家。”2019年9月24日,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心律失常的77岁赵家蒲村村民王树祥成功就诊。

  顺平县蒲上镇郝家庄村由市第一中心医院对口帮扶。该院协调开通“蒲上镇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辐射周边50个自然村,解决了当地年龄大、身体弱、病情复杂的患者不方便去城里看病的难题,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新农村有看头、新农民有奔头。市第一中心医院先后派出医疗专家350人次,接诊群众2800余人次,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发放药品、开展健康讲座等形式,全面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今年6月,市委书记党晓龙到蠡县、定兴县调研时,反复强调,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导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力量作为第一依靠,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追求,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康扶贫是精准脱贫的“硬骨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脱贫攻坚大局,必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小“切口”汇聚大“文章”,郝家庄村的变化只是我市健康扶贫大潮中的“沧海一粟”。我市医疗系统干部职工奋战“十三五”,甩开膀子加油干,2020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到去年底,我市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7年7月的152174人全面清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个个帮扶项目陆续开花结果。县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打造健康保定。“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建立“保定市远程医疗中心”(保定市网络医院),实现国家、省、市、县、乡、村网络互通对接。

  全面建立并规范运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确定了572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先后有24万余人次享受该政策,受到了省卫生健康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贫困患者的好评。

  全力实施贫困人口 “三个一批”行动,将大病救治病种数量由25种扩大到了30种,明确了45家大病专项救治定点医院。贫困患者个人医疗费用实际自付比例平均为8.70%,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1.29%。

  惠民政策的落实,基层人民的笑脸——我市健康扶贫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健康是基础和前提。正是基于此,创建国际医疗基地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特别是将“医”放在第一位发展的壮美前景,虽然会遭遇许多未知挑战,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困难必将被保定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所征服。

  早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的惊雷》中,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而他们拥护这些改变”。

  不创则已,创则必成。保定医务工作者奋斗之志不改,奋进步履不停。《中国的惊雷》结论将会被保定样板继续验证。

关键词:医疗,幸福指数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