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河北新闻

河北省"十三五"时期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纪实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潘文静 米彦泽 冯阳
2020-11-07 23:21:18
分享:

  践行嘱托 书写新时代河北答卷

  ——河北省“十三五”时期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纪实

  在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元氏段,高铁列车呼啸而过,铁路两侧的大片麦田呈现出勃勃生机。(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 摄

  奋楫扬帆,勇立时代潮头;凝心聚力,砥砺逐梦前行。

  “十三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十三五”,在京畿大省河北的改革发展历程中,机遇交汇、成就斐然。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奋力书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优异答卷。

  旗帜引领方向,核心凝聚力量。

  河北这5年,温暖记忆令人难忘、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2016年7月28日,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唐山调研考察,对河北发展提出“四个加快”“六个扎实”总体要求。

  2017年1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要求河北做到“三个扎扎实实”“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雄安新区,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历史序幕。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第一次离京视察就来到河北雄安新区,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7次来到河北。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使河北改革发展有了最根本的政治引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最重要的行动指南。

  牢记殷殷嘱托,践行忠诚担当。

  坚持政治站位,河北把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作为政治之责、为政之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全省工作的各个方面,以河北之稳拱卫首都安全,以河北之进服务京津及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一张张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一幅幅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三件大事”有力有序有效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雄安新区从以规划为中心,到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未来之城日新月异。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4个竞赛场馆赛道建设已经完成,均达到了测试赛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2017年经济总量3万亿元,到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5104.5亿元。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5738元和15373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36.65%和39.11%。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排序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350亿公斤以上。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到今年6月底,全省剩余3.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彰显河北力量、河北担当。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构筑拱卫首都安全的钢铁长城。截至11月4日,全省连续132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5804.4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由负转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这是一份牢记使命“有担当”的河北答卷

  ——抢抓机遇,落实“3689”工作思路,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落地见效

  东方欲晓,高碑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人声鼎沸,6800余家商户开始营业;

  夜幕初降,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里灯火通明,平均不到51秒时间下线一辆汽车。

  一个物流园区,一家超级工厂,是河北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缩影。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撬动着一场静水深流的区域深层次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崭新活力,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纵横当有凌云笔。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为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如何紧抓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跨越转型升级和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12月召开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3689”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场硬仗,实施八项战略,深化九项改革,坚定不移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全力以赴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河北坚定不移办好“三件大事”,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步伐更加坚实。

  翻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的行程会发现,每个月他都会部署“三件大事”相关工作,“三件大事”更是他调研中最关注的主题之一。

  2017年10月31日,王东峰到河北工作后第一次到基层调研检查,就和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来到雄安新区。2019年以来,王东峰每个月都会奔赴新区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即便在节假日也没有停歇。

  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位于廊坊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建设现场,王东峰实地察看工程建设进展;在行驶的京张高铁列车上,他详细了解列车自动驾驶、媒体车厢等情况;他多次到张家口市实地调研,检查部署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

  王东峰、许勤始终把冬奥筹办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亲自到崇礼考察、现场办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要活动亲自出席。

  抓住新机遇,展现新作为。

  5年来,河北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深入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

  蓝天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金色的航站楼,如同振翅欲飞的凤凰。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而在同年8月31日,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正式挂牌。一个国际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高地正在崛起。

  融入协同大局,谱写发展新篇。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

  京张高铁、张唐铁路、津保城际等相继建成通车,京雄城际、京沈客专加快建设。河北省与京津先后联手打通或拓宽“断头路”“瓶颈路”1774公里。太行山高速、延崇高速相继贯通。

  京津冀携手共护蓝天白云——

  今年,京津冀诞生首部区域协同立法,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同一文本同步施行,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纳入法治化轨道。河北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生态质量和环境发生历史性新变化。今年1至8月,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空气质量达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河北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以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地为核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5个协同协作平台为重点,4个特色专业平台和33个个性化平台为支撑,河北精准打造重点承接平台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11727个。

  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坚定。

  三地合作向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拓展,看病少折腾、就近上好学、携手奔小康、玩转京津冀,人民群众不断收获协同发展红利。

  深秋的雄安大地热火朝天。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这里成为全球最大工地,每天都在拔节生长。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举全省之力,建千秋之城。

  省委、省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确保每个工程项目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雄安新区设立3年多来,从完成顶层设计规划,到大规模建设如火如荼,再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取得新进展,未来之城正筑牢根基、稳扎稳打、拼搏奋进。

  这片热土,建设脉搏有力有序。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工程主体结构正式封顶;京德高速进入路面基层施工阶段;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内部装修和机电安装全面展开……目前,雄安新区四个重点片区建设启动,2019年续建项目和2020年100多个新开工项目都在全力推进。

  这片热土,蓝绿交织光彩动人。

  雄安新区大力推进白洋淀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补水、治污、清淤、搬迁综合施策,“华北明珠”重放光彩。“千年秀林”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截至今春造林结束,累计造林33万亩,累计植树1700余万株,新区“三带、九片、多廊”的绿色空间骨架逐步形成。

  这片热土,改革创新智能发展。

  从智能路灯、智能泊车,到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对“千年秀林”的网上监管,再到大规模开工建设后随处可见的智能工地,数字雄安、智能之城走进人们视野。政务服务也越发智能化、便利化,“一枚印章管到底”,提速新区行政审批;“一会三函”,让新区建设项目审批更高效。

  这片热土,倾情打造人民之城。

  2019年,雄安新区征迁安置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当年新区149个征迁村全部完成征迁安置任务,被征迁群众周转过渡、随迁子女入学、老人养老保障完成率均达到100%。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等各项工作,今年前8个月,雄安新区城镇新增就业5480人,累计培训3.56万人次。

  筹办北京冬奥会,既是中央交给河北的重大政治任务,又是河北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倒计时:500天!

  今年9月21日,北京冬奥会迎来开幕倒计时500天,进入筹办冲刺阶段。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又一次成功申办奥运盛事。

  “抓住历史机遇,紧密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带动各方面建设,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河北围绕“精彩、非凡、卓越”目标,坚持“四个办奥”理念,按照中央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安排,举全省之力推动冬奥筹办,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

  精心设计施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张家口赛区4个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云顶滑雪公园)赛道建设已经完成,均达到了测试赛要求。

  着眼赛时需求,全方位提升赛会服务保障水平。

  “崇礼菜单”正式亮相,交通、安保、住宿、餐饮、医疗、志愿服务等赛会服务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测试赛为重点,以场馆化为抓手,测试赛筹备工作全面推进。

  借助筹办东风,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

  在连续几年开展“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雪季系列活动、全力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基础上,去年冬天,河北省在全国首创举办全省首届冰雪运动会,全省参与冰雪运动群众达到1700万。“冰雪奇缘”带来发展新机遇,截至9月22日,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68项。

  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落地见效,背后是省委一系列督导措施强力保障。

  围绕服务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健全完善京津冀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推进监督工作机制;围绕建设廉洁雄安,制定并实施省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责任重点工作分工;围绕北京冬奥会筹办重点建设项目,建立权责清单和廉政风险台账……

  2019年5月28日,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北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个生动故事、一组组详实数据,引发中外媒体记者不约而同地关注“三件大事”。“我注意到,‘三件大事’是河北工作的重点,也是河北让世界瞩目的亮点。”多次到河北采访的一位中新社记者说。

  这是一份改革创新“有质量”的河北答卷

  ——破局开路,“去调转”协同发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1.5%!

  省统计局最新数字显示,前三季度河北经济增长由负转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走出了一条强劲复苏曲线。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前三季度,河北省经济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主要指标加快回升,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毫不放松,一手抓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战”都要赢。及时出台实施了财政、金融、就业、消费、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推进落实稳外贸各项政策,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发展,助力其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持续释放见效,促进了供给和需求的全面恢复好转,经济社会各种要素加快流动,生产生活的“热浪”滚滚向前。

  河北经济之所以能够在抗击疫情中崛起复苏的伟大力量,离不开“十三五”以来河北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努力,离不开5年来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累积的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国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传统产业大省河北,如何才能摆脱“路径依赖”、顺利爬坡过坎,实现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时精准地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河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紧扣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方向清晰、步履坚定。

  从全省推进去产能调结构转动能工作会议,到全省去产能调结构现场推进会,再到省委去产能促转型工作专题会议……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河北转型升级路径,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决去,“去”出产业竞争力——

  今年37岁的杜鹏鲲踏着祖父和父亲的足印,在22岁那年进入唐钢公司,成为轧钢工序上的加热工,先后经历了唐钢的迅猛扩张、产能过剩、转型升级。今年9月,他和同事挥别老厂区,搬到位于乐亭县的河钢唐钢新区。今天的河钢唐钢,已由生产普通建筑钢材为主,转为生产汽车、家电钢板为主。

  为全局计,为世代谋。

  去产能尤其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头炮、硬骨头。2016年至2019年,全省共压减退出炼钢产能6811.4万吨、煤炭产能4807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159万重量箱、焦炭产能2923.8万吨、火电产能179.05万千瓦,阶段性任务均全部超额完成。

  主动调,“调”出发展新动能——

  2020年9月18日,第一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获奖名单揭晓,中车唐车的设计产品“新型高私密大定员纵向卧铺动车组”摘得最高奖至尊奖,河北还有5件作品获得优秀设计奖。今年河北省还斩获14项德国iF和红点设计大奖,是2017年获奖量的14倍。

  万企转型全面铺开,河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排序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加快转,“转”出发展高质量——

  2019年10月11日,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鼓足风帆、乘“数”远航,数字经济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2020年10月1日,秦淮数据集团正式完成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成为河北本地孵化的首家超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上市公司。从张家口怀来县启航,秦淮数据已成长为全球首家以亚太新兴市场作为业务发展核心区域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运营商,有效带动了当地数据中心产业从0到1、从1到N,进一步加快河北释放新动能,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弯道超车。

  新基建,新动能。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优质增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30%,创“十三五”以来新高,成为河北发展的“新名片”。

  更多新兴产业发展高歌猛进!一个现代化应急装备产业基地在唐山拔地而起,一批康复辅助器具制造企业入驻秦皇岛,一个全球最大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在张家口加快建设……

  5年间,河北省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2017年高2.2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最好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首次突破84,进入中等竞争力发展阶段,提前完成“到2020年达到83.5以上”的目标。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

  创新引领,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今年一场收官发射,中国电科54所为“北斗”从出厂到入轨全程护航。成功靠什么取得?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54所副总工程师蔚保国自豪地说,“努力研发‘杀手锏’技术,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粒降压药片,石药“玄宁”见证中国创新药的出海之路;一片玻璃基板,东旭靠自主创新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屏”……一项项切中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急需的科技成果,成为诠释创新河北的最佳标志。2019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00家以上,总数是3年前历史总和的3.5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万家。

  改革破局,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仅用6天时间就实现了投产,‘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安心、舒心。”谈起疫情期间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衡水顺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辉仍十分激动。这家总投资3000万元的口罩生产企业,3月12日与武邑县达成投资协议,3月18日第一批产品就下了线。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从实施“双创双服”到“三深化三提升”,再到“三创四建”活动,省委、省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河北温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河北速度”。2017年实现“三十八证合一”,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五十证合一”,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自今年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对24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改革,河北省成为全国第5个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域覆盖的省份。

  河北,正成为各方投资兴业的沃土。今年1-9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2.63万户;截至9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71.66万户,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1%。

  开放融通,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河北的汽车”落户俄罗斯。长城汽车图拉州工厂是我国汽车品牌在海外首个全工艺落户的整车制造厂,展示了河北制造“走出去”的新高度。

  “河北的钢铁”扎根塞尔维亚。在欧洲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河钢塞钢5月份超额完成计划接单量,欧洲高端客户Gorenje年度采购量较2018年翻了4倍。

  深耕“试验田”,建设“新高地”。

  2019年8月,一则重磅消息发布,党中央决定在河北等6省区新设立一批自贸试验区,河北走进了“自贸时间”。

  一年多来,河北把握住制度创新的主动权,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自挂牌设立至今年6月30日,河北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数量为挂牌前历年总和的1.7倍,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入驻,河北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生力军。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河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快、开放的环境越来越好。

  这是一份人民至上“有温度”的河北答卷

  ——攻坚克难,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努力让“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于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

  山乡巨变,就在弹指一挥间。

  再忆起从前住在土坯房的日子,骆驼湾村村民唐宗秀仍能真切感受到房屋漏雨的“滴答声”打在心上的慌张。

  如今,唐宗秀和老伴已经搬进青砖灰瓦黄泥墙、地暖双层玻璃窗的新家。作为民宿旅游项目公司的员工,每人每月工资2100元,再加上养老金和土地流转金,他们过上了不愁吃喝、手有闲钱的好日子。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2012年冬,习近平总书记冒严寒、踏冰雪,深入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考察扶贫工作,走进了唐宗秀家这样的贫困家庭。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

  奋斗的号角,如滚滚春雷震动巍巍太行,若浩浩春风激荡燕赵大地,并迅速传遍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夏神州。全党全国总动员、五级书记齐上阵,精准脱贫思想精准落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扶贫开发工作,一直是王东峰深入基层调研检查的重中之重。他已经走遍了全省所有62个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一次次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对贫困群众念兹在兹,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保定市和阜平县是王东峰包联的市县。2019年12月3日,王东峰在保定市唐县、曲阳县调研检查。看望慰问中,得知一位贫困患病群众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当即安排县里干部送他到北京专科医院进行救治,并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对全省此类情况进行排查。

  去年以来,河北省逐项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扎实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问题3.1万户6.0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1.13万户3.43万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清零。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摆脱贫困,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谋实招。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

  太阳能资源丰富,就建光伏电站;马铃薯育种有优势,就发展微型薯大棚……德胜村率先行动起来,积极探索产业脱贫的有效路子。

  2020年6月底,张北县德胜村最后1户贫困户也达到了脱贫标准。可就在几年前,这个拥有443户1176人的村子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44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7.8%。

  科技扶贫是提高扶贫脱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2017年以来,保定市与河北农大合作,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农业创新驿站建设,1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率先在驿站转化落地,30.27万贫困人口在创新驿站带动下摆脱贫困。

  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则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工资收入、入股分红、光伏扶贫收益……搬出大山后,一笔笔收入让陈相华笑得合不拢嘴。

  陈相华是丰宁满族自治县石人沟乡凌营村的村民,之前住在半山腰,家里10多亩地都是靠天收。现在,他和老伴搬到了县城集中安置区,还找到了离家近的好工作。

  经过近四年大规模建设,河北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截至2019年11月,涉及7市35县(区)的10.5万户、30.2万名搬迁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安置,其中深度贫困地区18.3万人。

  建立完善机制,集中力量攻关。

  河北省在全国首创市县党委、政府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擂台赛”制度。2018年以来,累计举办县委书记“擂台赛”7期、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2300余期,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成为工作常态。为筑牢防贫防线,河北省去年9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务院扶贫办将河北省文件转发各省(区、市)学习借鉴。

  昔日穷困之所,今朝煞是好看。

  到去年年底,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07%,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到今年6月底,全省剩余3.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河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河北2018年、2019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进入“好”的等次。

  2020年的春天,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面对前所未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定有力。

  总书记令出如山,党中央指挥若定。河北动若风行、意如磐石。

  生命至上,不计成本。上至86岁的老人、下至1岁的孩子,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费用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省财政承担。

  人民至上,答卷优异。用23天将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7天实现本地日新增病例为零;用76天实现本地所有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跨越冬与春,经历死与生。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抗争的伟大实践中,党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兑现庄严承诺。

  “11月1日起全省提前供热。”

  2020年10月31日,一条发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消息刷屏微信朋友圈。提前供热,为百姓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也彰显了省委、省政府拳拳爱民之心。

  这已是河北视天气变化,连续三年提前供暖。

  一年前,同样是寒冬将至,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提前启动供暖工作。王东峰、许勤不打招呼,深入石家庄市供热指挥调度中心和社区热交换站,走进棉五社区进行暗访,亲手摸摸百姓家的暖气热不热,亲身感受群众的家里暖不暖。

  暖气热了,百姓的心也暖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省委、省政府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连续三年实行20项民心工程,保障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于河北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

  5年间,用心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社会救助兜底安全网更牢更密。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城乡低保人数达到179.6万人,城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8460元/人/年和5452元/人/年。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70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3500万人。

  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河北省在校生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976.43万人、97.6%;全省所有设区市共7900余所小学提供了免费校内课后服务,困扰百万家庭的“三点半难题”得以解决。

  5年间,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创新创业大潮涌动,新职业层出不穷。2016年以来,截至2020年9月底,城镇新增就业402.59万人。

  聚焦看病难、看病贵出实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提至50%。

  让千家万户共圆安居梦。2018年,河北省制定了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以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在安全设施、市政配套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目前,全省三年计划改造的5739个老旧小区已经全部实现旧貌换新颜,惠及居民上百万户。

  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卫生厕所887.43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7%,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已覆盖47510个村庄,覆盖率达98.8%,年底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全覆盖。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

  展望“十四五”,阔步前行的领航人吹响新的冲锋号。

  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省委书记王东峰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表示:“‘十三五’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力量。大家对‘十四五’充满信心,激情澎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河北洗征尘,再昂首,勇争先!(记者 潘文静 米彦泽 冯阳)

关键词:十三五,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纪实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