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竹林|忘不掉的“梗”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竹林
2020-09-14 16:34:44
分享:

  大学毕业前,要到中学实习。那是第一次走上讲台,学校派了两位实习带队老师,一位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女教师仝老师,一位是老成稳重的男老师于老师。

  有两个梗,30多年了,我依然记得。

  第一周,于老师开会总结经验,最后补充说:“咱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出门关好门窗,今天有人只锁了门,没关窗户。如果坏人进来,偷了咱们的教案怎么办?辛辛苦苦写了一周,一旦丢了,还得重新写。”当时,我认为于老师跟我们掏心掏肺,非常感动。白天,我的教案寸步不离;晚上,我枕着教案休息。

  一天,从男生那里传来这样的说法:“小偷偷教案,这个窃贼何时才能出徒呀?偷宿舍里的暖壶、大衣、行李箱,哪怕是吃饭的勺子,也比教案值钱呀?”听了这话,我掂了掂教案的分量,又到医务室,趁着称体重的间隙,衡量了一下教案的分量,悬着的心放下了。的确,一周的教案,在体重秤上显示不出重量,或许一斤也不到。小偷偷这个?真不值得。但是“偷教案”这个梗成了枯燥的实习生活的调味剂。

  现在想想,如果我带队实习,也得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教案,刚刚实习,吃饭的勺子丢了可以买到,大衣丢了可以换着穿,可一旦教案没了,有可能上课会紧张。老一代知识分子单纯质朴,他们就是这样关心学生的成长。哎,那时年轻,完全不懂老师的苦心。

  还有一个故事,仝老师有一周回省城,周日回来,带来一种新的发型。她就坐在我的床上,把我及腰的长发盘了起来,同学们看着新鲜的发型,都围着看,边看边给我说:一边把头发分成三绺,一边编麻花,最后一圈麻花辫盘在了头上。我照照镜子,感觉自己长高了一点,气质也不一样了,有点淑女范儿,又古典,又时尚。第二天我就这样走进教室,学生非常兴奋,胆大的,就站起来看一看;遵规守纪的,就偷偷地看。收到这么多的回头率,我也很兴奋。吃饭时,仝老师说:“好看吧?”我频频点头。

  当晚总结会上,于老师总结一天的工作,基本与我没直接关系,最后他说:“有的人梳着奇怪的发型,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我没有觉得自己的发型“奇怪”,散会后,在宿舍里有说有笑。一会儿,仝老师进来了,坐在我的床上,把我叫过去,一点一点地把辛辛苦苦为我盘的麻花辫拆了,那时我似乎听到她不平静的心跳声,拆辫子的整个过程,她只说了一句:“这‘奇怪’的发型,拆了吧。”

  现在想一想,年轻的仝老师当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呀,她没有爆发,只是默默地把“劳动成果”毁了。她这种和平化解的方法,对当今的青年人依然有启迪。

  “偷教案”和“奇怪的发型”,这两个“梗”梗在记忆的隧道中,我不知道如何说出来,调侃,显然是辜负了老师的苦心;赞美,显然这不是忘我奉献的典型,今天终于吐出来了:或许是于老师的赤诚打动了我,或许是仝老师的朝气与温和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染了我。(竹林)

关键词:文苑,大学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