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文苑

浩渺|战线剧社的满城故事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浩渺
2020-08-30 18:39:27
分享:

  战线剧社演出盛况

  苏有林及其爱人的演出照

  十几年前,著名作曲家、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唐诃打来电话,邀我到保定山水宾馆他的下塌处一叙。这位音乐界的老前辈是保定易县人,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担任冀中军区曙光剧社歌舞队长。就在这一年里,他结识了晋察冀战线剧社的王克修、王佩之、苏有林,三人均为满城人,王克修和王佩之是叔侄。从这时起,唐诃与王佩之、苏有林建立了长达几十年的革命友谊。交谈中,他反复提到王佩之和苏有林的名字,在赠我的《唐诃散文选》中有专文记述他们的交往和情谊。通过交谈与阅读,三位战斗在抗战烽火一线的文艺战士的形象以及战线剧社的满城故事,渐渐呈现在我眼前。

  以艺术做刀枪的战线剧社

  晋察冀一分区战线剧社,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它的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1937年10月底正式定名“战线剧社”。剧社主要任务是通过小型演出和教唱抗日歌曲、书写标语、集市口头宣讲等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协助地方健全党组织,建立抗日群众团体,配合征粮筹款。早期活动范围有广灵、蔚县、涞源、易县、完县(今顺平县)、唐县一带。

  到1939年1月,剧社成员有王克修(满城)、苏有林(满城)、王林书、王佩之(满城)等百余人,在易县白堡(今属满城)一带巡回演出,主要节目有《小放牛》《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延安颂》等。当时还为来到一分区的白求恩大夫举办了欢迎演唱会。演唱会上,白求恩演唱了西班牙歌曲,司令员杨成武唱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随着抗日青年学生的加入,到1940年初,剧社达到130余人。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大会上,剧社演出了话剧《打击》和《“空军”司令》。此后,剧社围绕百团大战、涞灵战役、东团堡歼灭战等开展写作、演出活动。1941年秋天反“扫荡”结束后,剧社推出三幕话剧《狼牙山五壮士》、歌曲《五壮士之歌》等。1943反“扫荡”期间,剧社大部分成员到各团参加战斗。年底,反“扫荡”胜利结束,剧社重又集中起来深入部队演出。

  反“扫荡”战斗中,易县涌现出拥军模范崔老唐,边区政府授予他“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老大哥”光荣称号。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把奖品一头大骡子亲手交给了他。剧社很快创作排演了歌剧《洛唐哥》。苏有林主演崔老唐,在表演上有不少独创之处,受到了军民普遍称赞。1944年7月,军区集中了8个剧社会演,战线剧社演出的《洛唐哥》受到欢迎。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布将此剧定为方向性节目。

  1944年到1945年,战线剧社先后创作排演了《王大炮回头》、话剧《回头是岸》和大型河北梆子《血泪仇》《小过年》、多幕话剧《李国瑞》等。期间,剧社大部分成员到满城、徐水、定易涞等农村体验生活,帮助创办乡村剧团并排演抗战节目。

  八年抗战中,战线剧社挥动着艺术的刀枪,战斗在拒马河岸、狼牙山冈,起到了鼓舞抗日军民的士气、打击瓦解敌伪、引导民众走上自由解放之路的重要作用。

  李堡村的抗战艺术之家

  满城的李堡村,是战线剧社成员王克修的家乡。王克修是王家这个艺术抗战家族中的长者,1938年前后,先后参加战线剧社的家族成员有其侄王佩之、王玉泉、王玉山,其子王玉峰。玉峰当时才10岁,经常扮演剧中的“孙子”(儿童)角色。他们其中多人参加过早期话剧《狼牙山五壮士》的排演工作。

  王克修参加革命工作前曾任保定二师教员,参加过远东运动会并获得高栏亚军。1939年1月,王克修任战线剧社副社长,自编了舞蹈《持久抗战舞》《海陆空大联合》等。1940年分区举办运动会,杨成武司令员知道王克修有参加国际性比赛的经历,指示他主抓运动会的程序安排。与另外两位同志一道,王克修把这场在战争期间举办的军人运动会搞得有声有色,十分成功。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军区决定为牺牲烈士修建纪念碑。狼牙山山峭路陡,就采用在羊身上带两块砖瓦,一群群的羊往山上驮运的办法,剧社成员也参加了砖瓦装卸的工作。大家怀着对英雄的敬爱,用最短的时间创作排演出了三幕话剧《狼牙山五壮士》,到部队驻地巡演,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敌斗志。

  王佩之最初担任战线剧社的音乐队长。他自小酷爱音乐,为学乐器,他曾辞去教师不当而到保定的乐器店当店员。他和战线剧社教员合作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一分区进行曲》,歌剧《不要杀他》。他创作的歌曲《战斗进行曲》,深受战士们喜爱,这首歌作为革命历史歌曲,被广泛传唱。

  有一次,王佩之演出时遭遇鬼子突袭,他掩藏在一排棒子秸里面,鬼子大皮靴的声音就在耳边。他的手抠着一颗手雷的弦环,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所幸没被发现,但他坚定的决心和意志,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八路军战士。

  苏有林与上紫口村抗日剧团

  苏有林是满城县三区苏庄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初任战线剧社戏剧队长,后任副社长、社长。在艺术上,他是个全才,尤擅长戏剧,懂京剧和河北地方戏,能演唱多种曲艺形式。苏有林姥姥家在三区的上紫口村,由于常来串亲,和上紫口村的人十分熟络。

  1943年5月1日,上紫口村剧团正式成立。苏有林每隔个十天八天的就来一趟,做做具体指导,还带来油印的表演材料和新剧目。

  村剧团安排好生产和排演的时间,大家生产互助,排练互帮,先排演了《放哨》《小过年》《兄妹开荒》几个小剧目,接着排演二十四场的《血泪仇》和《万年穷》。苏有林一个角色一个角色地讲解分析,让演员对所演角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7月15日,分区独立团来村里驻扎,剧团正式登台演出,观众达上千人,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他们是文艺战士,他们一直站在抗战的最前沿,如《战线剧社社歌》中所唱:我们挥动着艺术的刀枪,向着革命的胜利!向着新中国的太阳!(浩渺)

关键词:文苑,满城,故事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