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新闻

白求恩和涞源的战地手术室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
2020-07-25 20:28:12
分享:

  ◀何占全老人说起白求恩手指受伤的一幕倍感痛惜。(资料片) 本报记者 李凌 摄

  ▲现在的孙家庄小庙。 本报记者 李凌 摄

  □本报记者 李 凌 李忻遥

  通 讯 员 高 翯

  涞源县东部,唐子沟长城东南约十三四公里,王安镇银山口村孙家庄,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静谧祥和。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然而,却像受到磁石的吸引一样,每年都有四面八方的人们慕名来到这里,寻觅和感悟着什么。

  答案,就藏在村子北面的小山坡上。

  到村北山坡,要经过一条不宽的小河。扶着河上木质吊桥的铁链,一路摇摇晃晃就走到了对岸。左手边是一圈围墙,灰白色的墙体上,“白求恩战地手术室旧址”的牌子格外醒目。

  步入院内,只见中央坐西朝东立着一座白求恩半身汉白玉雕像,他目光坚毅,凝视着前方。雕像基座上,分别刻有“白求恩大夫传略”和聂荣臻元帅、吕正操上将的题词。雕像后面,一座矮小古老的山神庙静静伫立,前梁仅比一个成人略高,横向不过三步,纵向也只有五步多一点,面积不足10平方米。庙内墙壁上,年代久远的壁画残迹犹存;庙沿椽头上,曾经的彩绘图案已难觅踪迹。

  这个场景,缘何如此熟悉?恍惚之间,一幅黑白色调的画面渐渐浮现在脑海:古老的小庙,由两个药驮子加一块门板搭成的简陋手术台,白求恩大夫身穿灰土布军装,高挽袖子,裸露手臂,腰间系着围裙,脚穿露趾草鞋,正全神贯注、沉着冷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一刹那,历史与现实映照,影像与实景交叠,竟让人感觉又置身于那个历史瞬间。这就是抗日战争期间加拿大著名胸外科专家、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曾经工作过的战地手术室。当年,由著名战地摄影记者吴印咸拍摄的传世佳作《白求恩大夫》,正是拍摄于此。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1938年春,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支援抗战,同年6月转赴晋察冀军区。1939年10月,由于敌伪顽军双重封锁,晋察冀边区药品器材非常匮乏。白求恩准备回国,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同时为抗日前线募集医疗器械、药品以及开办卫生学校的经费。为此,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特地为他举行了欢送会。

  就在此时,日军以“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为总指挥,调集2万余人的兵力对冀西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的冬季大扫荡。白求恩立即推迟回国行程,要求参加反扫荡,军区司令部批准了他的请求,由他率领战地医疗队冒着风雪赶赴涞源摩天岭前线参加战地救护,手术室就设在离前线仅3.5公里的银山口村南孙家庄小庙。

  翻开由白求恩精神研究专家陈玉恩、于维国主编的《诺尔曼·白求恩的故事》,80多年前的那一幕仿佛发生在眼前。

  前线战斗在激烈地进行,小庙前摆放的担架越来越多。庙内紧张的空气融化着飞雪,医护人员额头的汗珠驱赶着寒气。白求恩大夫不停地做着手术,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十几个小时没顾上吃饭了。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日军要以孙家庄为中心重新集结。考虑到医疗队安危,司令部命令立即转移。

  时间那么紧迫,手术一刻不停。伤员一个接一个被抬上手术台,手术后又一个接一个被转送后方。10月29日下午,哨兵几次跑来报告敌情逼近的消息,白求恩和其他医生不动声色,只是暗暗加快了手术动作,并将手术台增加到3张同时工作。

  当最后一名大腿粉碎性骨折的伤员朱德士被抬上手术台时,警卫部队已经同日军先头部队接上了火,枪声、炮声顿时响成一片,硝烟夹杂着尘土、石块和弹片不断落在小庙周围。为了抢时间,白求恩把左手中指伸进伤口掏取碎骨,不幸手指被碎骨刺破。“没什么,继续手术!”他迅速将伤指伸进消毒液里浸泡后,白求恩对周围的医护人员说。

  炮声越来越近,喊杀声不时传来。白求恩镇定地缝完最后一针,长吁了一口气,命令:“抬走!”说完,翻身上马,跟在伤员担架后面,趁着暮色转入村后的山沟里。十几分钟后,日军冲进了小庙,看到的只是带血的废纱布、废棉球,消毒锅泼下的热水还在散发着蒸气。

  11月1日,白求恩一行到达易县甘河净后方医院,在为一位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时,他受伤的手指受到致命的细菌感染。

  随后的几天里,古长城脚下,雁宿崖歼灭战和黄土岭战斗相继打响。虽然无情的病毒侵蚀着白求恩的血液,超限度的高烧像火一样炽烤着他的肌体,但他仍然超负荷地工作,带着伤痛检查了200多名伤员,为13名伤员做了手术,修改工作报告,撰写讲课提纲。

  黄土岭战斗结束后,11月10日,病情恶化的白求恩被部队用担架强行抬下了战场,向后方转移,途中病情进一步加重,一度昏厥。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唐县黄石口村因脓毒败血症溘然长逝,终年49岁。 ……

  76岁的何占全老人,坚持清扫和守护白求恩战地手术室已有10多个年头儿。与白求恩,他有一段特殊的渊源。当年在孙家庄,白求恩曾经两晚借宿在他的父亲何应贤家里。何应贤不仅目睹了白求恩做手术的情景,更在他离开村庄时亲自送行。如今,来白求恩战地手术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何占全总会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述从父亲那里听来的白求恩的故事。

  “打我五六岁起,就常听我父亲讲白求恩的事。他个子高高大大的,是个急脾气。家里做鸡给他吃,他把最好的鸡肉给伤员。”老人话里充满着敬意。他在小庙里描绘着当年的情景——这放着简易手术台,那是一口大锅,烧着开水,用来给医疗器械消毒,“很多伤员等待救治,有的疼得大声喊叫,但白大夫总是最先处理那些没动静的伤员,他知道,那些伤员昏迷休克,伤势更重。”

  说起白求恩手指受伤的一幕,老人话语中透着不尽的遗憾,“小庙里光线不好,白大夫做手术时,我父亲常提着马灯帮忙照亮。当时条件太简陋了,如果光线好一点,白大夫也许不会受伤。”

  每年的农历除夕夜,吃过年夜饭,老人都会早早来到小庙北侧一墙之隔的展馆值班室,一直守到大年初一。遇有不懂事的孩子在附近燃放鞭炮,他总要及时将他们劝离,“白大夫对咱中国人民那么大贡献,我必须得把这儿守好,让人们永远受教育,永远纪念白大夫!”

  2018年10月,曾闲置多年的白求恩战地手术室展馆装修布展完毕,正式开馆。“展馆的建筑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多年闲置,我们工作组从省发改委争取了180万项目资金,把这里真正利用起来,一方面让白求恩的事迹广为传扬,另一方面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带动老区乡亲致富。”省审计厅驻银山口村扶贫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离开孙家庄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曾经的战地手术室被镀上一层耀目的金黄,显得格外神圣。精神长存北岳,英灵永驻太行,80多年过去了,时光的流逝,可以将庙宇内的彩绘冲刷得斑驳不清,但它永远无法磨灭中国人民心中对白求恩的深深崇敬和永恒怀念。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