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教育新闻

保定十七中——同心战“疫” 让教育别样精彩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
2020-06-24 10:50:00
分享:

  “‘疫’起青春,为祖国绽放”十七中少先队离队仪式暨14岁青春礼现场。

  “云升旗”仪式上,校长李梅亲自担任升旗手。

  □本报记者 贾岚

  读醒100多个黎明晨曦,张望100多个黄昏日落。短暂的复学回归时刻,碰撞出的不只是师生间的匆匆一聚,更是彼此对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珍惜与深悟。然而,疫情再次袭来。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6月19日,百年学府保定十七中校园内悦耳的读书声和师生隔空击掌、共沐书香的美好画面,再次停歇下来。面对这个注定不寻常的特殊学期,辛勤耕耘的十七中人努力在重聚中汲取教育远行的力量,在真切见证每一个孩子生命成长历程的同时,积极深入探索改革之路,让教育在深潜中蝶变,让学生在磨砺中成长。

  顶层设计强化战“疫”大思政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疫情即教材。十七中巧妙化危为机,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大数据云平台,保持一体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疫情期间,学校通过“云端”仪式教育,深入开展学生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从“面对面”“屏对屏”最终化为“心贴心”,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月2日上午8:00,十七中全体师生相聚“云端”,通过网络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彼时,正是疫情爆发的关键期,面对从未有过的人生经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极易产生焦虑、迷茫等不良情绪,学校高站位的精神引领必不可少。敏锐捕捉到这一现象的学校管理层当即决定,由校长李梅亲自担任升旗手,以《珍爱生命 感恩祖国 致敬未来》为主题做国旗下讲话,并在“云升旗”上对学子们提出“不断涵养人性光辉、不断砥砺民族气节、不断锤炼顽强意志”的殷切希望。仪式结束后,学生家长们感动地说:“3000多个家庭相聚‘云端’,还是头一次。同升一面国旗,共唱一首国歌,同上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在震撼人心的同时,更能够深刻感受祖国力量,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这场在学校顶层设计下精心筹备的“云升旗”,作为疫情期间保定中小学首个线上国旗下教育活动,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被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业界同仁评选为优秀教学案例。校长李梅的国旗下讲话还被《北京教育》的新媒体平台转载刊发。

  3月17日,学校初三年级全体师生及家长近2000人,通过网络直播举行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他们现场连线武汉一线抗疫学生家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平凡中伟大的“抗疫”精神,激励初三学子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

  今年清明节期间,学校全体师生以庄严的仪式,向抗疫英雄以及为了新中国的诞生逝去的先烈致哀,开展云端文明祭扫,运用语文、历史、思政教师的微讲座共同演绎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政大课堂。校长李梅和学生代表探望了90岁高龄的老八路军战士左玉荣,倾听他讲述真实的战斗经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怀。

  正是通过构建一系列有效的情景认知模式,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多种形式开辟教育渠道,十七中不断丰富着学校战“疫”大思政课堂的精神内核。

  细微入手培养十七中气质学子

  教育成于细微。的确,漫步十七中校园,风景最美的从来不是那些精心栽植的花木。不经意间,你总会被十七中学子脸上洋溢的自信笑容所吸引,被他们谦和得体的行为举止所感染。走近十七中学子,你更是会惊叹于其独立睿智的思想,折服于其幽默风趣的谈吐。而这些,都得益于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的气质养成。

  疫情期间,该校坚持每周一节“云端”主题班会,用思想引领浸润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他们选取抗击疫情中看得见的家乡一线医护人员真实感人的事迹,以典型引路,用榜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学校安排每天8:00—8:10组织开展“云端”主题晨会,由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学生轮流发起直播,根据社会热点和班级目标确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知责任、懂担当、善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每日思政”微课堂、小组合作制度、居家“星级”评选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实现了新的突破。

  十七中的学子们敬畏生命,却从来不惧恐慌。学校自疫情之初就设置了“云端心理与科普”课程,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心理,促使他们科学面对疫情。心理健康老师面向全校学生专门开启的“月月时间”网络直播厅一经上线,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天在线听课人数高达1300余人。春风化雨般的课程,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使其对生命的认识跃升到了新的高度。

  十七中的学子们接受着有爱的教育,更懂得分享爱。疫情期间,在学校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全校学生自愿为疫区捐赠款物达6万余元。学校里有同伴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校团委在“五四”青年节发出倡议后,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便迅速汇聚起来,仅仅两天时间校内筹集善款就达19万余元……

  “感恩能在一个具有人文情怀、教育视野的环境下成长,这是无比幸运与幸福的事情。”十七中学子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初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科学、正向引领学生的青春成长,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十七中结合学生青春期成长的特点,充分挖掘生活这套活教材的内涵与意义,调研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需求,开展“‘疫’起青春,为祖国绽放”少先队离队仪式暨14岁青春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青春的美好模样与奋斗姿态,共同见证成长,成为“疫情期间”十七中学子实现青春蜕变的有效“生命课堂”。

  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百年积淀,十七中留给学生“慎独、自律、合作、分享”的独特气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走进这座校园的孩子们。他们在索取浩瀚知识的同时,将经由这里走向追求真善美的广袤原野。

  教研为先发挥区域示范引领

  2月3日,保定十七中线上“融课堂”公益辅导正式开播。当日上线教师189名,34598人观看直播。截至目前,各学科积累在线优课360节,观看教学直播高达986270人次。

  教研是立校之本。疫情突袭,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按下了暂停键。线上与线下教育教学场景不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十七中及早谋划,大胆尝试,构建起“互联网+”观念与学校“融文化”课程理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迅速展开线上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顶层设计、学为中心,在科学完备的保定十七中“融课堂"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下,全校上下先锋引领、名师导航、全员躬身入局,化身最美主播,参与在线直播教学。每一篇直播日志、每一份问卷调查、每一场线上培训、每一次云端教研,都是深度研究和学习提升的过程。

  学校创新“融课堂”云巡课、云日志监督管理反馈形式,规范师生在线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探究线上云端教学新思路,确保教学始终保持高品质。疫情期间,十七中“融课堂”在线公益直播为学生量身定制自主学习“菜单”,涵盖科技创新、卫生防疫、综合实践、艺术审美、强健体能等多元文化要素,在特殊时期为学生营造科学有序、健康文明、多姿多彩、和谐温馨的居家学习文化氛围。学校同步开启的“名师课堂”,更是让线上教学为思维力生长而教,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

  经过充分论证和探索,该校积极开展基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学习空间”项目式学习活动,不断改进教与学。疫情期间,15项跨学科项目式研究,在抗疫作品评比中均取得喜人成果。其中,陈家旭等7名学子在第35届河北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斩获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疫情期间,十七中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迭出,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家》《中国教师》《河北教育》等刊物(媒体)发表。4月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线上研讨会成功召开,保定十七中校长李梅受邀作主题发言,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教育界同仁分享了学校基于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的线上教育教学研究情况,并对疫情之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提出了独到见解,起到了良好的区域内教育引领示范作用,受到与会专家一致赞扬。此外,十七中还发挥资源优势,克服困难进行教育扶贫。4月21日,校长李梅为涞水县新入职教师作题为《如何创建好课堂》教师能力培养讲座;5月,十七名师为贵州省赫章县及我市贫困县输送线上示范课……

  疫情是大考,保定十七中教师不断进行着线上教育教学实践的新探索。十七中人,是有担当作为的团队,是善于研究的团队,是敢于创新的团队,更是甘于奉献的团队。他们坚持思想有高度、工作有硬度、培训有精度、育人有温度、文化有厚度,逐步形成线上教育教学新规范,有效保证了线上教学高质量,线上教育恒温度,在“停课不停学”要求下着力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的增长点,让学生成长不延期,圆满呈交了一份疫情大考之下的优秀育人答卷。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