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在蔬菜大棚精心研究总结经验。 资料图片
本报讯 6月17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在乌鲁木齐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边检站民警孙超“戍边卫士”称号。
孙超是高碑店市乔刘凡村人。1996年,17岁的他入伍来到红其拉甫边检站,在“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帕米尔高原,开始了长达24年的坚守。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对于高原戍边人来说,供给保障是最大的困难,尤其在漫长冬季,能看到一抹绿色成了最大的奢望。
因为吃不上新鲜蔬菜,许多战友头发脱落、口腔溃烂、指甲凹陷、手脚蜕皮,有的还患上严重的败血症。1998年,出身农家的孙超主动请缨,在边检站第一座简易大棚里为大家种菜,决心要“让高原见到绿色,让战友吃上蔬菜”。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摸索试验和上千次失败,孙超终于攻克了高原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时至今日,孙超已在高原成功种植39种蔬菜、养殖11种家禽,发展8座大棚,在“万仞冰峰”开辟出“十亩江南”。他还主动发挥自身所长,先后帮助塔吉克族牧民建起100多座大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原群众的饮食结构。
多年来,孙超与远在老家高碑店的父母妻儿长期两地分居,一年只能见上1次面。期间,曾有过三次离开高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高原环境对人身体伤害很大,孙超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和风湿病,2019年体检时,他的胸骨已经变形,可他始终不舍离开这片热土。2018年,原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隶国家移民管理局,孙超作为坚守高原时间最长的老兵,原本可以拿着高达300余万元的复员费回河北老家与家人团聚。可他说,再多的钱都有花完的时候,如果离开了红其拉甫,自己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孙超选择继续坚守。在他的感召下,更多的战友选择随队转改,留下来扎根戍守边疆。
24年来,孙超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2019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