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五代(右)在向工人苏丽英传授绱鞋技艺。 本报记者 罗大庆 摄
□本报记者 邸志永 张洁
“这批鞋底能顶一阵子,不过最近订单多,得给各村再多送些布底坯子。”6月8日上午,在顺平县蒲上镇伍郎村,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布鞋制作技艺”传承人刘五代边卸货边嘱咐给散户派活儿的工人。
一会儿功夫,1500双鞋底一股脑儿地运上电梯,送到3楼的车间。正值布鞋销售旺季,加工车间里库存的鞋底眼瞅着见了底,哪个环节供不上货,订单都完不成。看着纳好的鞋底重新填满货架,刘五代这才吃了“定心丸”。
“不敢不用心啊,身后好几百人跟着吃饭呢!”刘五代的语气里,隐约透着股小得意。
2008年建厂之初只有几个人,刘五代苦心经营到处“取经”,2010年、2011年两年时间不停地摸索如何做强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如今,他在顺平县、满城区、唐县设有10个手工布鞋加工联络点、66个专业小组,涉及36个村1000多名村民。靠传统手工布鞋富起来的刘五代,没有忘记乡亲们,他把充满乡土气息的老手艺与扶贫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扶贫之路,贫困边缘人口、残疾人和老弱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唐县高昌镇中山阳村的贫困户刘俊芬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3岁的刘俊芬家庭不幸:儿子小时候曾得过脑炎,只能靠父母养着。原本还算安稳的家庭,在刘俊芬丈夫因脑血栓丧失劳动能力后,精神支柱轰然倒塌。
“那时候,我得照顾家里人,出不了门;上了岁数,还干不了力气活。日子,是真不知道怎么过。”就在刘俊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刘五代带着纳鞋底的活儿来了。
“纳一字底的一只10元,十字底的一只20元。要是别的我可能还不会,这个我可熟悉啊!”刘俊芬跟记者聊着天,还在不断纳鞋底。
有农活就先干地里的活儿,闲下来就纳鞋底,还能照顾家里人,一天差不多能纳三只。而今,纳鞋底一年收入15000多元,让刘俊芬一家又燃起了希望。
“纳鞋底这活儿,村里放羊的、在家伺候老人的、下地干活的,歇口气的功夫就能干,啥事不耽误还能多挣点钱。”从小在农村长大,刘五代知道什么样的活儿更适合乡亲们,看到谁家有难处,他总会想办法帮一把。
腿有残疾的伍郎村村民苏丽英,在刘五代的帮助下,不仅脱了贫,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加工车间里,苏丽英拿鞋帮包好鞋底,锥子用力一戳,针线上下翻飞,正在熟练地绱鞋。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她告诉记者,“我大女儿今年刚考上河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一年花3万多。儿子还在上初二,也是花钱的主儿。”
家里种着4亩多地,靠老公打零工每年不足2万元的收入,以前一家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此外,公公患有肺心肿,婆婆患有心脏病,二老隔三差五地吃药、住院,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我患过小儿麻痹症,腿落下残疾干不了重活,还得照顾家里。”得知苏丽英想找工作,刘五代把她安排在绱鞋车间,耐心教她手艺。苏丽英一干就是十来年,而今每天收入130元左右。
2017年底,一年收入近4万元的苏丽英,帮着全家脱了贫。
记者了解到,如刘俊芬、苏丽英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2019年,刘五代靠着传统老布鞋产业,带动1000多人增收1100多万元。
■记者手记
精准扶贫断“穷根”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越到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精准补短板?如何精准断“穷根”?如何用贫困人口熟悉且有能力完成的利益联结方式,长期持续获益直至脱贫?刘五代把充满乡土气息的老手艺与扶贫相结合,走出一条传统老布鞋的特色文化扶贫路,可谓社会力量持久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作为脱贫攻坚短板,不仅需要政府兜底,同样需要社会力量的精准投入。在刘五代的扶贫之路上,贫困边缘人口、残疾人和老弱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不吝传授技艺,让困难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扶智的同时更不忘扶志,不仅拔掉困难群众经济上的穷根,更拔掉了群众精神上的穷根。
扶贫路上,需要更多的“刘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