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长城原创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张淑芬:聚焦文化传承和民生热点 当好百姓代言人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艮春 刘鑫鹏 冯英华 刘称心
2020-05-18 14:17:56
分享:

  长城网保定讯(记者李艮春 刘鑫鹏 通讯员冯英华 刘称心)5月14日,在位于保定易县的易砚博物馆,张淑芬正在指导馆内装修、布展工作。

  “要在10月1日之前完成这些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她告诉记者,届时,重装后的易砚博物馆以中华砚文化为主线,以易砚为主题,贯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统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将填补河北省砚文化专题博物馆的空白,彰显易县易砚之乡的文化内涵。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芬。 刘鑫鹏 摄

  张淑芬,女,现任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工艺美术设计师,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中国经济女性年度公益人物、创业中国年度杰出女性人物、河北省创业功臣、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

  传承 培养人才壮大产业

  张淑芬与砚台结缘,是在30多年前。

  据了解,易砚是我国名砚中的瑰宝,与端砚、歙砚齐名,古今鉴赏家论砚素有“南端北易”之誉。

  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易县唯一的一家制砚工艺美术厂倒闭,易砚发展陷入困境。在易县制砚手艺面临失传之际,张淑芬和爱人邹洪利毅然扛起这面大旗。这30多年间,张淑芬和她的“易水砚”始终将创新放在发展的首位,开创易砚工艺化制作先河,深受市场欢迎。

  张淑芬向记者介绍易水砚相关情况。 刘鑫鹏 摄

  制砚行业成为易县首屈一指的富民产业。同时,易县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为“中国易砚之乡”。

  创新之外,如何让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张淑芬开始从文化推广和人才培养入手。

  眼下,张淑芬最着急的就是两件事:重装易砚博物馆,建好易水砚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

  前者是为了展示、传播易砚文化,后者是为了培养后备人才。

  张淑芬展示易水砚。刘鑫鹏 摄

  目前,易水砚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主体已建好,马上将装修,预计今年11月份投入使用。“建好后,我们计划每年举办4期培训班,每期约70人,培训对象主要是易砚雕刻人员。传习所的建成,将对扩大易砚传承人员队伍,提高易砚产品质量,推动易砚文化研究,提升易砚社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张淑芬说。

  对于人才培养,张淑芬和邹洪利夫妇一直在做。易县尉都乡台坛村的崔文龙深有感触。从一名做小买卖的个体户,到2020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从家住两间小土坯房,到家里盖上大瓦房并在城里买上楼……如今已经是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雕刻厂厂长的崔文龙,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张(淑芬)总和邹(洪利)总他们夫妻二人的带动和技艺传授,和我一样,已经有数千人掌握了砚雕技能,成为专业技能人才。”崔文龙说,“他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都很感激。”

  记者了解到,在张淑芬夫妇二人的带领下,如今,易县尉都乡台坛、孝村、朔内、东娄山等多个乡村制砚工匠通过制砚发家,脱贫致富。

  责任 一线扶贫冲锋战“疫”

  如果说快人快语、直率干练,是张淑芬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心怀百姓、大爱精神,则是与张淑芬相识多年的王文坡对她的深刻评价。

  王文坡是易县文联副主席,也是该县紫荆关镇碾子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碾子沟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水泉沟每到春夏交接之际,就会出现季节性饮水问题。“村民吃水,十年有八年靠喝‘泥根水’和外拉肩挑解决。随着年轻人外出闯世界,水泉沟孤残老人的饮水更成了‘老大难’问题。”

  张淑芬在村里走访调研。 王文坡 摄

  为此,王文坡没少想办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打出甜水井。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淑芬得知了水泉沟村的吃水问题,二话不说,找专家、出资金,和几个爱心企业家打了吃水井。

  王文坡回忆,在打井出水的那一刻,6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新民把水浇到自己头上,喜极而泣。

  “像张淑芬代表在碾子沟村帮助村民打井、修桥、谋划产业,这些并不是组织派给她的任务。她这么做完全出于真情,发自内心最原始的初心使命。她的大爱精神,让人敬佩!”王文坡激动地说。

  近年来,除了不断做强易水砚品牌和文化推广工作,扶贫和公益已经成为张淑芬的主业。她为易县贫困村送物资送温暖,并积极助力脱贫项目建设:长峪村成了富硒蛋产业专业村,台底村成了苹果产业专业村,台坛村、孝村、东娄山村成了砚台产业专业村……

  对此,张淑芬认为:“扶贫没有界限,更不能等着组织派任务。到贫困的地方去,尽最大的能力去帮扶,是我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企业家的职责。”

  在碾子沟村打井出水的那一刻,村民欢呼雀跃。 资料图

  在疫情期间,张淑芬也没有闲着,向一线捐款捐物,主动提供办公用房作为县里的隔离点……不仅如此,她还亲自给隔离点送蔬菜等用品。“为此,那一段时间,我一直没有和家人住在一起,在进行自我隔离。”张淑芬笑道。

  停产不停业,停工不停学。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张淑芬还和邹洪利开办简易“网校”。他们通过创建微信群,安排企业专业人员,为易砚从业人员、易砚爱好者网上义务讲解砚台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砚台的设计和制作,甚至是销售实战技巧,做到倾囊相授。

  履职 聚焦传承关注民生

  早在去年全国两会,张淑芬和多位人大代表便一起讨论过非遗项目传承等相关问题。经过一年来的走访调研,张淑芬的思路更加清晰。

  在今年全国两会,她决定提出在雄安新区建立文房四宝等非遗文化基地的建议。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些文化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守住安全红线、生态红线的同时,也要守住文化底线。”张淑芬告诉记者,她希望通过在雄安新区建立非遗文化基地,借助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力量,助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带动京津冀乃至全国“文房四宝”等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淑芬整理建议。 刘鑫鹏 摄

  随着老龄化趋势日渐凸显,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从2016年起,张淑芬就开始了多方调研走访。特别是近一年里,张淑芬的足迹遍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收集整理相关典型做法,并总结了大力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推广和完善农村互助幸福院、推进公建民营等9条建议方法。

  此外,围绕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张淑芬也准备了诸多建议。

  一年来,张淑芬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走访、调研……张淑芬时刻感觉重任在肩:“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应该时刻牢记代表的光荣使命,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百姓的桥梁,尽心尽力履行好代表的职责,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关键词:人大代表,张淑芬,百姓代言人责任编辑:刘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