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文化

中山长城 垒加保定文化厚度

来源: 保定晚报  作者:
2020-04-22 17:26:13
分享:

  扫码看

  中山国

  长城视频

  古中山国位置图。

  中山长城与明代长城交接处(摄于唐县倒马关)。

  本报记者 罗大庆 摄

  ■相关链接

  齐长城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历时170多年筑成,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平谷之中,西起平阴县,经肥城市、济南市、淄博市至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入海全长达1200余里。1987年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楚长城

  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区)。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为“控霸南土,争强中国”,约在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伐申灭邓之后,在南阳东北开始修筑长城,设缯关。该长城自隹隹(今鲁山境)经方城山,达比阳(今泌阳)入唐河。战国时又展筑,西循伏牛山脉及白湍河分水岭入邓州市。2010年3月8日,河南用考古学的方法,第一次确定了楚长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

  □本报记者 苏兰生

  这是中国长城的“长寿之星”,已静卧保定西部、北部的山巅2300多年,但直到1988年,才为它正名。

  不过,言其“有”的证词早就在民间。

  春日里,记者一行到唐县水头村,村里多位年过60岁的村民说,在50年前他们就知道这道古墙,并且是亲眼所见。

  村民安德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说,上世纪70年代,自己在村北的马耳山砍柴时看到,山峰西侧的鞑子崖附近就有一段齐腰高的石头墙。马耳山是唐县、顺平县交界处的一座高山,马耳朵似的两个山峰高耸云端;鞑子崖是悬崖绝壁,如天工削切而成,难以攀缘,可崖壁的上面却是一块宽阔的平地。平地的石灰岩中,还凿有一个舂米用的石臼。

  不过,这道石墙何时所建、用途为何?时至如今,多数村民仍说不清楚,在惊奇之外也产生不少猜测。

  这也难怪,因为直到1988年考古工作者才在唐县的唐河东岸,发现这道石砌长城遗迹,这才让湮没太久的中山长城告白世人。安德康说:“上小学时,读过《东郭先生和狼》的课文,是中山国的故事。现在才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地,离咱们这么近呀!”这位对历史不甚了解的村民,当听说村北山上的是中山长城,对双脚就站在古代的中山国发出如此感叹。

  可中山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呢?

  这是东周时期陕北及晋西北一代的游牧民族白狄鲜虞部,在晋悼公(公元前586年—前558年)时,迫于秦国压迫,同时受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南下、东进至太行山东麓建立的一个神秘诸侯国。

  史载,鲜虞最早见于公元前774年,分白狄和赤狄。公元前506年,白狄鲜虞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唐县西北栗山)建国,因城中有山改称中山,中山之名开始见于史书。此后,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至战国时期,这个诸侯国已属于“千乘之国”,成为仅次于七国的二等强国,国君受周王册封为侯。

  中山国主要活动区域是今石家庄中北部和保定南部的太行山东麓,这片水土养成国民奋激、自立、顽强的性格,其存续200多年的峥嵘岁月中,演绎了几度灭国、几度复国的历史传奇。

  中山曾多次与晋国交战。公元前505年至504年,晋国两次专心进攻鲜虞中山。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定都于顾(今定州市,一说晋县),收复失地并开辟了新疆域。公元前406年,中山为魏国所灭,但不绝祀。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又复国。按《中国长城》一书记载,公元前378年,中山国迁都于灵寿古城。

  此后,赵国将中山国视为心腹之患。从公元前307年开始,赵武灵王率军连年向中山国进攻。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历经七代国君的中山国终为赵国所灭,成为赵国的中山郡。

  二百年中山,至此了结。而中山长城却未终结,“中山之问”也在待解。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翻阅资料,这道长城起讫地点,多是记载笼统和缺少实证;最早建国之地,唐县还是古灵寿,抑或正定?迁都古灵寿之时,也所记不同。凡此种种,给了人们一张难以应答的历史考卷。

  究其走向,这道长城实是拐弯抹角,其北起涞源县,进唐县,过顺平县,再转入唐县,最后进入曲阳县,在蜿蜒山巅和沟谷之间拐来拐去,现在测量的总长度约89公里。长城的结构分石砌和土石混砌两种,和后来的长城一样,也有烽燧和屯军之城,烽燧在险要处,关口筑城,墙内侧修筑屯戍点。

  《河北省志·长城卷》记载,中山长城城址20处,烽燧、屯戍点等遗迹4处。

  最北的城址在涞源县黄土岭村东北,应为中山国前沿隘口。城址在两山沟谷中,长宽约450米、200米。墙体为石砌,两侧块石略经打制,内填碎石、褐土,底宽约3.5米,残高0.8至3米。城址内,有少量战国夹砂灰陶绳纹陶片、明代青花瓷片等。据称,此段中山长城明代曾修缮利用。

  最西的曲阳县党城城址处在丘陵地带,面积约37万平方米,现存东、南和西南三段城墙,当地人称“月牙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上曲阳有丹丘城,或曰丹丘,恒山别名也,城在山下,因名。”丹丘在曲阳县西北,海拔1870米的大茂山为古之恒山,党城正处于恒山之阳。“丹丘”“党”音韵相近,“党”或许就是“丹丘”的谐音,党城可能是中山国的丹丘故城。

  至今,这道古墙已年至2389岁,成为河北境内最早的长城。顺平县文保所所长陈建忠说,中山长城比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大约还早200年。因为距今已太为久远,中山长城的墙体坍塌已不成墙状,当地人都形象地称之“土龙”或“龙脊”。尽管如此,穿越两个千禧年的所有古都城,至今已湮没难觅,而中山长城仍旧傲世临风。

  历史钩沉,中山归来。神秘的中山国历经重重风雨,被强国占领又复生,受列国包围而壮大,为大国所欺再变强,不仅创造的经济、文化之辉煌令人刮目相看,而且给今世后生的保定大地注入新的精神火种。

  不仅如此,由这道长城起步至明代“收工”,使保定成为世界长城史中延续修筑时间最长的地区,再献给保定一项世界第一。

  中山长城一线,燕、赵和中山等国屡屡用兵,自不待言。仅就在日军侵华大扫荡中,八路军骑兵团惨烈的“马耳山血战”,已留作人们世代相传的永久记忆。陈建忠计划拍摄一部《长城脚下是我家》的专题片,历史与现实、物与人相映衬,将长城性格和人文精神暗含其中。

  今天,水头村村外的马耳山脚下建起了一座大规模、现代化食用菌深加工工厂,一条条高等级村路、高速公路与中山长城并行远去。村庄的变迁、村民们图变的追求,给这道久久沉默的边墙增添生气。安德康说,虽然长城一直就在这里,但现在我们更体味到它的存在感。

  (本期历史文化顾问:河北大学博物馆教授 李文龙)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