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保定新闻

阜平县凝心聚力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

来源: 保定日报  作者:
2020-04-15 15:15:21
分享:

  本报讯 “县委实施基层组织建设‘二三三’工程以来,我们依托党建阵地,开展创业就业服务,让群众在阵地开展插花等就业活动,既有工资拿,又丰富了业余生活。”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说,“我们还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让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创办骆驼湾实业有限公司,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党组织威信越来越高,大伙儿奔小康劲头越来越足!”

  阜平县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扶贫工作第一站,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阜平县委始终牢记嘱托,在认真系统总结抓党建促脱贫经验做法,全面思考巩固脱贫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基层组织建设“二三三”工程,即坚持“两个感受到”(让党员感受到组织温暖、让群众感受到党建温度)工作理念,以深化“三个走出去、三个领进来”( 让党员走到群众中去、走到产业中去、走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把群众领到党建阵地中来、领到致富产业中来、领到党组织中来)为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促脱贫保小康。2019年,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54.4%下降到0.46%,顺利通过国家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实践证明,‘二三三’工程是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措施,是凝聚党群合力、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抓手,是不断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的有益探索。”阜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卢凤合说。

  让党员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领到党建阵地中来。阜平县建立服务机制,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党员四支队伍固定包联贫困户,架起党员群众连心桥。探索建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1+1+N”党建模式,推动两委班子成员管网格、在职党员进网格、志愿服务队驻网格、两新组织联网格,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打造服务阵地,在省、市委组织部直接支持下,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持续推进“五区十带百点”全域党建示范区创建。坚持“十五个一”标准,强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吸引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主阵地。该县丰富服务内涵,在各基层党支部推广党员政治生日,唤醒党员荣誉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托阵地,强化两个代办、就业服务、文体活动等功能,开展“5+N”党员活动日,实现了群众身边有党员、办事有组织、活动有阵地。

  让党员走到产业中去,把群众领到致富产业中来。该县强化教育管理,建立并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坚持因村制宜,围绕参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发展产业等方面,制定党员量化评价标准,激励党员主动作为。加强党内关爱资金管理,开展党内关怀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让党员时刻感受组织温暖。强化精准培训,组织开展“学先进、明思路、鼓干劲、快发展”主题培训,覆盖209个村全体干部、部分后备干部和党员,通过在县域内观摩产业园区、项目点,坚定了党员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根据农村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该县以群众为对象,开展技能培训,培育有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强化示范引领,在产业发展主战场,党员率先流转土地、率先学习技术、率先承包经营,全县涌现出800余名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党员干部带动,贫困群众由“揣着手等”到“甩开手干”,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生态旅游等6大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3262元增长到2019年的9800元。

  让党员走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把群众领到党组织中来。该县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党员一句话承诺、“1+10”党员联系户等制度,引导党员为群众提供精细化、规范化服务。广泛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和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体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该县大力实施以“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后备干部、把优秀后备干部培养成村两委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养”工程,按照每村2至3名标准,建立农村后备干部库,为乡村振兴储备523名优秀人才。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该县坚持支部引领,号召党员带头宣传政策、带头签订协议、带头拆掉房子、带头搬迁新居,带动5.4万人顺利搬迁。为解决群众上楼后的各类问题,全县组建41支党员志愿队,从帮助群众进行水电暖调试、培训电梯和电器使用等生活点滴入手,树立党员干部真心为群众服务形象,极大提升党组织感召力。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