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政河北
  • 古莲花池
  • 白石山风景区
当前位置: 教育新闻

跨越2100公里 河大学生“云支教”贵州山区

来源: 保定晚报  作者:
2020-03-25 16:02:42
分享:

  原标题:跨越2100公里,河大学生“云支教”贵州山区 10名支教学生分别从廊坊、沧州、邯郸、邢台、辽阳、义乌等地,为贵州700多名学子开展“云课堂”

  □本报记者 耿静 通讯员 闫春旭 芦猛

  “老师,等你们回来,一起看咱们班门前那棵梧桐树开花的样子。”微信里,说话的是贵州省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第一小学一年级一班学生赵子怡,而在微信的那头,是河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玉泽。

  疫情发生以来,今年2月25日起,杨玉泽和支教团其他9名成员一同,通过网络坚守支教岗位,为贵州省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第一小学和盘州市红果街道沙陀小学的700余名孩子们,带来跨越2100公里的“云课堂”。

  “上课有3个星期了,最近才慢慢适应。最开始的时候,别提我们多难了。”作为河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总队的杨玉泽,从2019年7月底开始,就和支教团其他9名成员一起,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第一小学和盘州市红果街道沙陀小学支教。

  原本要在春节后返回贵州支教的他们,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返回给孩子们上课。目前,虽然贵州学生们上课是采用贵州教育系统电视授课,但课下的讲解和批改作业还是需要各个老师在微信群里具体实施。于是,10名支教成员分别从所在的廊坊、沧州、邯郸、邢台、辽宁辽阳、浙江义乌等地对支教地开展“云支教”。

  由于贵州支教地的留守儿童较多,很多家长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作为贵州支教总队队长的杨玉泽和队员们就挨个打电话通知,并耐心给家长们讲解操作的方法。

  杨玉泽支教的月亮河乡第一小学一年级一班,孩子们年龄普遍偏低,接触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家长们陆续复工后,不能监督孩子们学习。他告诉记者,线上教学和之前的“手把手”“面对面”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线上教学缺少了与孩子们的互动感,不能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这就需要在课下与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遇到孩子们不懂的问题,队员们还需要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的形式重新进行讲解。

  支教团成员刘美担任月亮河乡第一小学三年级一班班主任,她不仅是孩子们的数学老师,同时还负责体育、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音乐等课程。“孩子们交作业的时间不统一,需要逐一进行批改和讲解,给最后一名交作业的孩子辅导完成之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十点以后。”刘美称,“云支教”的每一天,都累并快乐着。

  “有的时候也会感觉很累,但是每当看到远在2100公里外的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听到家长们说‘老师辛苦了’的时候,感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支教团成员崔光英是盘州市红果街道沙陀小学的数学支教老师,因为疫情只能在廊坊的家里给孩子们上课。

  除了网上授课外,支教团的10名成员每周都会进行线上会议,大家在一起不仅讨论各自的教学经验,还商讨在目前网络授课的前提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让一个孩子落下学业。”这已成了支教团的共同希望。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