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迎最严审核 四企业申请同一天被否
9月13日,有8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IPO申请接受发审委的审核,其中4家企业IPO申请被否,一家企业取消审核,创业板迎来史上最严发审审核。今年以来被否的企业中,有32家拟在创业板上市,占比为61.5%。 事件:一天4家企业IPO被否 9月13日,证监会公布了创业板发审委2017年第71次和第72次会议审核结果。一天之内,8家上会公司中,4家公司被否,一家取消审核,通过率低至37.5%。有人直呼这是一次将被记入IPO史册的发审结果。 证监会公开资料显示,9月13日创业板发审委召开第71次、72次发审会会议,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三家上会第71次发审委会议,全部未获得通过。杭州万隆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四家公司上会第71次发审委会议,其中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获得通过,其他三家获得通过。 同时,发审委还表示,鉴于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落实,决定取消第71次创业板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这也是2017年第8家IPO申请被取消审核的企业。 公开数据显示,取消上会的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则均是招商证券保荐。业内人士看来,这次结果堪称“腥风血雨”。 更令人吃惊的是,两家被否企业均来自同一名保代。根据资料显示,该保代在2013年通过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这次是其注册为保代后首次签字的两个项目,均在同一天上会,但不幸被否。投行人士表示,上述均属巧合,发审委是否通过IPO主要以企业基本面为依据,不会针对保荐机构或保代。 关注:3000万利润成过会隐形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被否的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因利润问题被关注,而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均未达到3000万元。在投行人士看来,3000万元的扣非后净利润是企业过会的一道隐形红线。 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税收返还和政府补助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564.1万、-201.78万、1839.34万元,自2013年至2016年期间,公司还陆续收购了天津天职、内蒙古普诺杰、云南汇众100%的股权、西藏展望60%的股权,并增资控股了云顶伟业与福建海医汇。就此,发审委对收购行为以及后续经营问题提出了质疑。 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绝缘纸板和绝缘成型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的净利润分别为1683.22万、2179.54万、2267.81万元,公司业务增长缓慢成为发审委关注的首要问题。 另外两家企业因其他问题被否决,但细看两家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也不乐观。以赛纬电子为例,2014年-2017年6月,归属于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27.38万、1760.59万、4986.61万、2706.35万元。 另外,市场人士观察到,自2016年以来IPO终止或暂缓审核的70余家企业中,有26家企业201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所有者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下,27家企业201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所有者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下。 分析:为何创业板上市企业被否数量较多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经有52家企业的IPO申请被否,其中,有32家为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占比为61.5%。 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对外界表示,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被否数量较多,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创业板IPO门槛低于主板与中小板,大多数想上市的企业把目光集中到了创业板身上;二是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需要具有创新型科技含量的主营项目,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能够上创业板存在包装的可能,因此,在审核过程中自然会被否决;三是由于创业板门槛相对较低,部分企业急于上市而忽略了上市后企业的成长性,而在审核过程中,企业上市后的成长性是审核重点之一,对于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拟上创业板的企业来说,被否的概率就大了。 从上述52家企业的情况来看,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信息披露是否充分、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合理、公司是否规范运作、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是IPO申请被否的主要原因。 市场注意到,今年以来,商业贿赂问题已经成为发审委关注的重点之一。通过对今年上会的289家企业进行梳理,至少有25家企业被问及商业贿赂问题,占比达到8.65%。在上述25家企业中,医药医疗企业数量占比过半,达到13家。业内人士表示,要避免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完善内控制度,坚决杜绝商业贿赂行为。 展望:IPO审核趋严很可能成为常态 业界认为,A股上市企业IPO正迎来史上最严审核,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年中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加大发行质量审核力度,保持首次公开发行的常态化”。这也被业内解读为新股发行审核严监管的口径长期不会出现松动,被否率居高不下或将成为常态。 公开资料也验证了这个说法,2016年有275家企业IPO上会,247家过会,18家被否,被否率为6.55%。而今年1月至今,发审委共审核376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305家审核通过,否决52家,其他情形(包括待表决、暂缓表决、取消审核)19家,被否率达13.83%,远远高于去年。 |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