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保定频道 >> 旅游

游赫图阿拉故城 赴一场满族文化之约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2016-06-16 15:43:3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华满族风情园中的满族历史文化长廊。

栾红波摄

“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这段顺口溜提到的满文字,是在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制的“老满文”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究竟满文字是如何创立的?“八旗铁骑”如何崛起?努尔哈赤又为何彪炳史册?带着种种疑问,笔者来到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与满文化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在满语中,“赫图阿拉”意为横岗,即平顶的山岗。1616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这里建立了后金政权,这里也因此被史学界称为“清王朝第一都城”。从导游口中,笔者了解到,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也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女真人山城。

“经过400年的风雨,赫图阿拉城很多建筑已荡然无存。”据新宾满族自治县旅游局局长江艳梅介绍,1999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筹资600万元,迁出城内居民262户,依照后金时期故城原貌修复了主要建筑和遗迹。努尔哈赤儿时的家、八角衙门楼等都在原来的位置按照原来的模样修建起来,真实还原了当时的风貌。

修复后的故城分内外两城,外城有中华满族风情园、兴京满族民俗博物馆、满族老街、赫城湖等。中华满族风情园内,560多米的满族历史文化长廊,如同一部磅礴辉煌的史诗,镌刻着清王朝的跌宕兴衰。长廊以清代素面砖瓦亭、榭、楼阁建筑有机串联而成,回旋婉转、参差错落。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游客们聆听了汗王出世、统一女真、创建八旗、明金之战、建立大清、定都北京、谒陵祭祖等一系列故事。漫步在长廊中,时间也仿佛停滞下来,让人静静地感受曾辉煌一时的清王朝往事以及满族人那些熟悉却又新鲜的民俗。

对满族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后,笔者进入内城的汗宫大衙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金銮殿”参观。汉宫大衙门是努尔哈赤发布政令、研究军机、接待使臣、赏赐贝勒大臣的重要场所。汗宫大衙门大殿正中央摆设着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宝座,宝座前是努尔哈赤批阅奏折的龙书案,宝座左右两侧摆放着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这片土地因为努尔哈赤而充满神奇,内城中人气最旺的当属塔克世故居——努尔哈赤出生房。这里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与祖父觉昌安的府邸,1559年,努尔哈赤在这里诞生。这里由三间茅草房构建而成,屋内有火炕、石磨、摇篮等很多昔日生活用品,属于传统的满族民居。听导游介绍,房梁上悬挂的摇篮也是满族“三大怪”之一的“养活孩子吊起来”。摇篮吊在房梁上,是由北方游牧民族传承下来的习俗,既可以预防儿童被动物咬伤,也可以解放妇女的双手做家务活。

内城还有汗王寝宫、罕王井、启运书院、正白旗衙门等复原的古建筑群和遗址。在参天古榆的掩映下,青砖青瓦的古建筑群独具风格。抚摸一下千年的古树,舀一瓢罕王井中清亮的泉水,替家人敲一敲启运鼓,观赏一场满族特色歌舞表演,品尝地道的“八碟八碗”,这些都让人感受到最为原始的满族传统文化,亲身感受地道的“最炫满族风”。

赫图阿拉承载着清朝发祥历史,散发着让人迷恋的历史沧桑。老汗王的故事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

关键词:满族民居,努尔哈赤,故城,满族文化,龙书案,楼阁建筑,后金政权,满族风情,塔克世,满族传统

责任编辑: 李艮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