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保定频道>>教育新闻

乡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2015-08-11 15:4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几乎再没有什么,比“留守儿童”更能一次次触动整个社会的泪点,这是一个时代的伤痕。

  实际上,多年来,社会各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可谓不多,但是,他们的悲切境遇却接二连三地涌入公众的视线。现实究竟该如何改变?生命的尊严、成长的温暖又该如何保障?本版今天刊登这篇对于留守儿童现状的最新调研,希望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够为我们寻求问题解决的努力召唤更多的力量,让我们一起为留守儿童的幸福童年贡献才智,让我们一起为他们明媚的未来鼓与呼!

  留守问题的难点在于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或失联的儿童

  7月下旬,笔者随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人员一行先后到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羊桥村、文峰镇思源村,酉阳县楠木桩村、黔江区后坝村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父母失联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住村社工、乡村学校,并与当地村、乡、县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交流,切身感受到留守儿童问题解决之难,也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与必要。

  从思源村参加完为3名留守儿童举行的生日礼后,坐了一段回镇里的乡间小路的车,再下车走10多分钟的山路,看到新做的水泥楼房夹杂着不少无人居住的土砖房散布山间。翻过一个山冈,来到义工结队帮助的H家,他的父亲已去世,母亲改嫁后仍在外地务工,这里其实是他的外公外婆家,外公有心脏病常年吃药,家中欠债却不忍心丢下这孩子,所住房子则是就连在当地也很少见的干土块垒的墙,据我各地调查的经验推算,这房子至少是50年前盖的。令我欣喜的是,当我们走到离他家门口20多米处,H就能迎上前来大大方方地叫:“叔叔好!”并能把我们引到家中搬凳子请坐。这是义工们工作的效果,据说此前他是一个孤僻不与人交往的孩子。我问他最要好的小伙伴是谁,他一口就说出了名字;我问他最要好的老师是谁,他指着一起来的一位义工。当我们起身离开时,他送出家门很远,挥着小手说“再见!”我感到他虽然还会面临各种困难,却已经开始融入这个社会了。

  留守儿童是中西部农村当下的一个突出问题。全国估算近6千万,依据过去多次的调查,各地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总体上依然不够精细,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多个政府部门的责任与权力边界不明晰,在全国范围内未能确认各级政府中哪个部门负主要责任,其他部门如何协调。

  具体到地方,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是一道难题。以巫溪县为例,该县54万人口中,就有13万人外出务工;14万未成年人中,依据2015年6月的统计就有22367名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占在读学生的38.8%,其中1623名有母亲在身边,286名完全没有亲人在身边。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只要有母亲在身边,虽然也会有监护人溺爱、父爱缺失、约束失控等缺憾,但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问题最为严重的是父母双双外出,以及那些完全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孩子。这些孩子缺少日常生活的照料,起床、洗澡、洗衣、理发、吃饭、室内卫生等都成为问题;其次是遇到困难时无人相助,黔江区后坝村的十几位留守儿童放学后必经的一处公路交叉的涵洞,常因下雨被水淹而无法通过,这些孩子就只能一直长时间滞留在半途回不了家;再就是缺少有效监护,难以在关键期形成明晰的是非观念,巫溪县近4年就有84人120多起未成年人犯罪,其中七成是留守儿童;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在小小年纪就遭遇严重的亲情缺失,交往圈极为有限,表现为少语,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他人交往。

 [1] [2] 下一页

关键词:乡村,留守,儿童

责任编辑: 李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