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智、合作、对接三大创新谋求协同发展新突破
研发孵化“国家队”落户河北、首次推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40个重要平台、搭建政企沟通对接的社会平台……5·18洽谈会期间,好消息不断传来。 记者发现,通过引智方式、合作模式、对接平台三大创新,京津冀三地正在谋求加快协同发展的新突破。 引智方式创新——由单一性引进到引进孵化基地 5月17日,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迎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合作项目——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 在开工现场,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告诉记者,基地将充分发挥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校内和相关高校成果到基地孵化、转化,重点打造以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为目标的科技成果孵化创新区。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省引智方式的重大创新。”省科技厅厅长王志欣说,以前我省引进京津智力资源多以科研成果、专利技术、人才等单一性引进为主,像孵化基地这样的引智方式还是第一次。 王志欣介绍,孵化基地具有多学科、跨专业、实力强等多重优势,能够带动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来到河北,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的聚集,最终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急需通过科技创新摆脱资源能源依赖的河北来讲,这种引智方式含金量更高。 记者发现,此次洽谈会上,在“引智”成为河北承接京津辐射外溢重点的背景下,类似于这样的引智方式创新连续上演。5月18日,科技部与河北签署部省会商制度议定书,将全面支持河北创新。这些都为河北带来了分享京津智力资源、推动绿色崛起的利好。 合作模式创新——首次推出承接转移的40个产业集群 这次5·18上,我省首次发布了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40个重点平台。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企业或项目的一对一对接,而此次推出的40个平台,都是功能和产业定位十分明确的产业集群。”省商务厅巡视员史玉强表示,这是京津冀合作模式的创新。 5月18日下午,记者在会展中心的京津产业转移重要平台展上,碰到了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管委会主任杨华彬。他告诉记者,北京大红门纺织批发市场等八大市场运营商已联袂进驻永清,共涉及商铺9000多个。 “北京朝阳区的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决定落户保定京南现代产业基地。”保定市招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定京南现代产业基地是40个重点平台之一,汽车产业基础较好,因此引来了这家企业的落户。 “以园区为主体进行合作,可以增强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史玉强认为,这40个重点平台将成为我省承接京津产业集群转移的前沿“阵地”。今后,我省将进一步修订和制定园区与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与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有效对接。 对接平台创新——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交流平台脱颖而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企业相互间的沟通很重要。这次5·18,一些为畅通企业间、企业与地方政府沟通和交流的对接平台脱颖而出。 5月18日下午,在京津冀产业协作平台推介会上,刚刚做完项目推介的张建军便被江苏的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拦住了,对方表达了合作意向。带来这一机会的是刚刚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商会联盟。 北京河北企业商会会长陈三国介绍,该联盟由40家企业协会和行业协会组成,包括北京河北企业商会、北京天津企业商会,联盟将最广泛地聚合、动员商会和企业的资本、项目、信息,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聚合资源、技术、人力、项目等优势要素资源,实现成员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该联盟还将当好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建立畅通的政企、商企绿色通道,打造政企沟通平台。 同一天,在廊坊阿尔卡地亚酒店,京津冀三地工商联签署了一个联席会议的框架协议,决定将定期召开三地工商联联席会议,通报产业转移、城市功能疏解的相关规划、部署等;组织企业互相考察,为企业与各地政府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北京市工商联常务副主席郑默杰说,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来看,很多北京企业已经意识到,主动搬迁更有利于长远发展。所以,当前急需搭建一个民营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 |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突破 |